第112章 幽州刺史

“等等!父亲大人,列位先生,私以为兹事重大,得好好再议一议,不能如此草率就决定下来……我德行浅薄,恐怕难以胜任啊,还是另请高明吧。”

袁绍道:“议了多少回了,还议什么?为父回邺城这么多天,召见了不少人,大家说起来,都还是觉得你最为合适。好了,已经研究决定,就是你了。你就不要推脱了。显奕啊,你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就连被你赶出先登营的高将军,在这件事情上,对你也是没话说。你去了幽州以后,好好干,特别要注意和公孙瓒关系密切的人,还要处理好汉胡关系……”

后面的话他一个字都没有听进去,只觉得满脑子嗡嗡响,原来今天不管袁谭还是袁尚构陷自己,袁绍都没有听进去,还保着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去幽州上任啊。还有那高览,他巴不得自己发配到边疆去,不和他抢先登营的指挥权,怎么可能有意见?

现在袁绍已经有了河北四州之地,自己领冀州牧,算是四州之中最为富庶的地方。袁谭领青州,是与曹操接壤的地方,贼患丛生,需要兵马娴熟。而并州地势狭长,土地贫瘠,且山高路远,已经交给了袁绍的侄子高干。从他任命各地一把手的习惯来看,还是习惯于任命自己的亲属,越亲近越好。

幽州这个地方,地域宽广,南面是一片平原,北边则群山绵延,易京就在南皮的北方,紧守着门户,而易京再往北就是冀县,是整个幽州最要害的位置。冀县是一个分水岭,冀县以北,就是胡汉混杂的地方。往西是上谷,往东是渔阳,都是盛产马匹的地方,但由于远离中原,战乱频发,都是比较穷的地方。说起来,公孙瓒丢了南皮以后,其整体实力已经低于袁绍,这么多年,凭借一州之地,给袁绍带来了这么大压力,已经很了不起了。

想当年战国时期,幽州就是燕国的地盘,燕国是战国七雄之中最弱的,可见幽州的落后,无论人口还是经济,都无法和冀州相提并论。

袁熙欲哭无泪,还得强撑着接受在场众人的道贺。一州的刺史,那是地方上的一把手,相当于后世的省长了。这么重要的位置,多少人奋斗了一辈子也未能爬上去。现在袁熙才刚二十出头,就能站在这个基点上,比别人少了几十年的奋斗,这是多么幸运啊。

袁谭就说了:“老二啊,去了地方上,要多学多问,你大哥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有什么不懂的,咱们书信沟通。”

袁熙咬牙道:“能不能不要叫我‘老二’?”

“哈哈,都一样嘛。”

袁谭这时候算是开始重视他这个兄弟了,大家现在已经平起平坐了,虽然幽州的地位比不上青州,但以后两兄弟都不在中枢了,得互相有个照应,共同防着老三。

一推开门,外面冷风吹了脸颊上,袁熙眯起眼睛来,深深吸了口气。长时间在屋内,连空气都浑浊了,这时候外面新鲜的空气就显得很舒服。

想不到被来了这么一出,一心想要参与官渡之战的他,居然被迫要去北边,遥遥望着南面的战场,却无法插手。历史会不会按照原有的路走?袁绍会不会被曹操击败?曹操会不会一路北上,统一了整个河北?这些都只是未知数。

从宏观的角度看,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写在书本上的,似乎也就弹指一挥间的事情。但真的身处这个时代,每一天都是漫长,也就无法注意到所谓历史事件,没有那种能切身体会到时代风云变幻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