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玉见林暖暖久久不过来,只好同个三岁小念儿一道说一说林煜之,也好解一解相思之苦。
原以为,若家中亲人反对,自己不过是伤心几日,估摸着就会放弃,可这几日冷静下来,薛明玉越想越觉得,林煜之是个顶天立地的儿郎。
嗯,同她那更是天造地设!
“煜之哥哥啊?”
林念儿同大房之人很少接近,不过对于林煜之倒是很熟识,他想了想后煞有介事地摇着头说:“可惜了!”
是呀,可不是可惜!
薛明玉闻言低头,绞着手指,想着心思,林念儿见之颇有些苦恼,姐姐让自己好生照看薛郡主,自己这样算吧?
林暖暖可不知薛明睿居然亲自守在林国公府外头,此时也跟在了林煜之后头,又来了林国公府,她正将昨晚之事,一五一十讲给了才回府的林鹏听。
林鹏这才知道,今日之筵,宴无好宴,他摸了摸胡子,眼眸深邃地看向门外,良久后,拍了拍林暖暖的肩膀,只说:
“煜之也是个好的,今日看吧!”
林暖暖知道自家祖父话中深意,林煜之若想翻身,今日就是转机!
要说起来,老胡会这十远羹还是秋浓的功劳,林暖暖偶有一日说了这个十远羹,也没当回事儿,毕竟里头的那些个珍贵食材,
也不容易得,却不料正好被老胡听到,那老胡本就做的一手好羹汤,听说有如此珍贵的羹汤,又哪里能不钻研的?
只是,巧厨难为无米之炊,石耳却是不容易得,老胡也就极少能施展手艺,。
今日,真是巧极!
想起蝶儿之言,林暖暖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黄氏当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既如此,若不成全她,简直就对不起黄氏这一番苦心孤诣!
譬如今日做早膳的老胡,除却早膳的玉尖面,还有羹汤也很拿手,最为有名的就是“十远羹”。
玉尖面,讲究的是新鲜,煮面的水要“宽、清、开”,老胡的玉尖面浇头也多,什么瑶柱、蟹黄、三鲜、鸡丝吃得薛明玉一脸的飱足。
也算薛明玉有口福,早上的玉尖面不过是个引子,据说午膳会做老胡的拿手绝活,十远羹。
所谓十远羹,有些和福寿全相类。只是做法有些繁杂,用料也很讲究。
里头的石耳、石发、石线、海紫菜、鹿角脂菜、天花蕈、沙鱼、海鳔白、石决明、羊、虾这些不是海货就是珍贵的山货,或是难得一见的珍馐,本就难以收齐。就说那石耳,可是长于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极为难采。
林国公府因着个林鹏和林暖暖祖孙儿俩,很有些“食不厌精,烩不厌细”的意思,却并不喜欢奢靡,食物多是就地取材,
也并不在乎是否就是珍贵,故而这十远羹,林国公等人虽极为喜欢,却很少收起了让老胡做,今日也是巧极。
从前虽不曾凑齐十味料子,因本着“十品不足,听阙”的规矩,偶然做了,总觉得有些不足。如今恰好得了,老胡还不可劲儿地一展身手?
不说薛明玉,旁的几人如薛明珠也想尝尝加了石耳后,十品齐全的十远羹是否如林暖暖所说,清冽甘甜,别有风味。
至此,薛郡主也就忘却了林小郡主早间要亲自下厨之言。
至于林暖暖,她自不是一门心思想要做膳,心里想的竹笋焖肉,实在是心思飘向了旁处。
皆是因着昨儿月黑风高,意乱情迷
嗯,皆因着薛世子冰面消融,待她又异常温柔,更是送了她一个亲手制的玉簪子,林小郡主一时心情激荡,深觉得无以为报,耳边正好有风吹过,带出竹叶沙沙,就顺便想起了竹笋闷肉来
要说起来,这儿郎同小娘子之间的思绪,真是不同,你送我簪子,我送你肉,这可不就是天差地别?
其实于薛明睿来说,什么肉,什么笋的,怎么能比得过林小郡主那双水润的杏眸,怎么能比得过林小郡主那双粉嫩嫩、水嘟嘟地绛唇
咳咳,
潜伏于边上,看着林煜之不假他人之手,提着一筐子东西入了林国公府的薛世子,晃神间想起了昨晚上小丫头说的竹笋闷肉,脑中不由浮现出小郡主皓齿红唇来
也罢,待林煜之的事情了解,他定要尝尝林小郡主的唇
非也,非也,是不俗不瘦的竹笋闷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