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解决了

“啊?”杜锦宁瞪大了眼睛。

她万没想到齐慕远不声不响地跑来给她要债,还是向他亲祖父要债。

这个……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你也别想那么多,其实即便齐慕远不说,你齐爷爷也打算这么做的。只是这头才闹完匾额的事,那头杜主簿就罢官了,让人联想起来总不大妥当,杜家也会越发的怨恨你。我们倒没什么,但你们一家妇孺,总是小心点才好。所以你齐爷爷才跟杨大人说了,要晚一些再动。没想到那杜家孙子见咱们不动手,还以为咱们是怂包,竟然还有胆挑唆祁家小子对你不依不饶。他既敢伸手,那咱们就直接把他的手砍断得了。又不是没有能力,还能光挨打不还手不成?”

“如此就多谢齐爷爷、袁先生和杨大人了。”杜锦宁感激地道。

“没事,我告诉你就是让你心里有个防备。”袁修竹摆摆手,“行了,你回去吧。我跟陆九渊谈完再把情况告诉你。”

杜锦宁从袁家出来,没有回府学去,而是直接回了家,找到姚书棋道:“你派人个去兴宁县一趟,告诉鲁小北,就说事情解决了,让他回来吧。”

“啊?”姚书棋一脸不解,“怎么解决了?”

杜锦宁把事情跟他说了一遍,笑道:“倒省了咱们的事。而且这样对那边杜家的威慑力更大,杜家再求爷爷告奶奶都没用了。”

“果真是好事。”姚书棋也很高兴,“我这就派人去叫二姑爷回来。”

当杜锦宁在府学里接到斋夫带来的口信时,她正跟那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快活地在府学的藏书阁里徜徉。

她既存着跟袁修竹一样的心理,把祁元道踩下去,那就得做许多功课。她得找出祁元道学说上的漏洞,以及理学派系的学说,写文章加以一一驳斥。唯有这样,她的学说才能建立起来。

袁修竹把他跟齐伯昆想的办法说了,问道:“你觉得如何?”

杜锦宁也不是傻子,她知道这个时代的道德观念极强,不像后世是笑贫不笑娼。有些事情,她能做不能说,或者能在鲁小北、姚书棋这些自己人面前说,却不能在袁修竹这些人面前说。

因此即便她的想法跟袁修竹一拍即合,她仍做出为难的样子,道:“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样做是不是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袁修竹吹胡子瞪眼,“这理论是你提出的,又不是偷他们的。他们放弃在北方的地位与舒适生活,跑到这里来做先生,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从你身上得点什么。他们这样的大学者为了名声尚且如此,你个小孩子又有什么架子是放不下的?”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杜锦宁的理论,并不是来自于陆九渊,而是来自于明朝的王阳明。王阳明的观点比陆九渊的更为明晰与深入,是心学在历史上的最高成就。

陆九渊其实这时候还没能建立起心学,他还在理学与心学之间摇摆,这段时间是他的迷茫期。杜锦宁在院试里写的那两篇文章是王阳明的代表作,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照亮了陆九渊的眼前的黑暗。

有这盏明灯,他可以提前数年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说,这是杜锦宁这个穿越者所带来的。即便杜锦宁现在不再把王阳明的理论全盘托出给陆九渊,她也算是给了他一定的帮助。

而陆九渊三人从北边来,自然是为了她这学说来的。虽说他们的本意并不一定是想占有杜锦宁的这些理论,但如果任事情发展下去,结果确实是如此。

杜锦宁期期艾艾地道:“那、那好吧。”她抬起又黑又亮的眸子,期盼地看向袁修竹,“可咱们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