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听说诸葛亮去世,下令往长沙郡巴丘增兵万人。消息传到cd,蒋琬立即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向巴东郡永安县增兵,同时派宗预出使吴国。孙权问“我们两国不是一家吗?你们为什么要突然增兵白帝”宗预回答“东吴增兵巴丘,我们增兵白帝。我想都是事势宜然。不足深问也”孙权大笑“卿不亚于当年的邓芝啊”
8月,诸葛恪上奏“丹杨山险,山越族百姓多果劲。之前屡次发兵,却不能深入平定。若能将其彻底平定,三年内可得精兵四万人”但群臣皆以为难。诸葛恪之父诸葛瑾更是叹道“我诸葛家就会被这小子给毁了啊”但诸葛恪坚持自己一定能成功。于是,孙权便封诸葛恪为抚越将军、丹杨太守,去征讨山越族。
经过三年多的征讨。11月,潘濬终于平定了武陵蛮的叛乱,斩获数万。自此群蛮衰弱,一方宁静。潘濬凯旋返回武昌。
12月,魏明帝曹叡下诏删定大辟,减死罪。
本年,庐陵郡李桓、罗厉等人起义。
235年1月8日,曹叡封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回到cd的杨仪自以为立下大功,能接诸葛亮的班。可却被封了中军师这样一个闲职,无所统领。杨仪自认为年龄、资历、才能都在蒋琬之上,可如今位反在蒋琬之下,不免心中怨愤,口出怨言。甚至对前来慰省他的费祎说出这样的话“当初丞相去世时,我若举军投向魏氏(此处之“魏”已说不清是曹魏还是魏延了)何至寂寞如此。悔不当初啊”费祎将这番言语密奏后主。刘禅大怒。1月,下令将杨仪废为庶民,徙置汉嘉郡。可杨仪到了那里还不太平,继续上书诽谤,辞指激切。刘禅下令将杨仪下狱,杨仪自杀。
2月8日,太后郭女王在曹叡反复逼问生母甄后死因的情况下,因忧而死。
4月,刘禅任命蒋琬为大将军,录尚书事。费祎为尚书令。
夏天,孙权命吕岱去平定李桓起义。
魏明帝曹叡好兴土木。许昌宫建成之后,又下令修建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徭役不休,农桑失业。司空陈群、少府杨阜、散骑常侍蒋济、中书侍郎王基、右仆射卫臻、尚书孙礼纷纷上疏劝谏,曹叡都不听。
曹叡又想铲平北芒山,在上面筑造台观,以远眺孟津。被卫尉辛毘谏止。
当时猎法严峻,凡杀禁地鹿者全部都要处死,财产没官。而对告发者则厚加赏赐。廷尉高柔为此事上疏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