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起兵篇

少年帝国 梦中宋韵55 1964 字 2024-04-20

董卓要装斯文,还是很可爱的。这个相信蔡邕深有体会。但要耍起流氓,那也是最可怕的。这一点,相信洛阳城内的皇亲国戚贵族们也心有余悸。

12月,董卓放纵兵士在京城内实施大抢劫。无论对方身份多么高贵,只要家里有钱和漂亮女人的,董卓的士兵准会光顾。一时之间,京城内气氛相当恐怖。富贵人家都不知道过了今天,还能不能活到明天?

董卓的流氓行为已引起了天下人的公愤,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董行动正在酝酿。以袁绍为首的英雄豪杰正在云集。董卓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准备悬赏捉拿袁绍。

可就在这时,董卓被自己的亲信周毖、伍琼二人忽悠住了。他们对董卓说“董公别冲动。这天下,您动谁都可以,但千万别动袁绍这小子,袁氏家族四世三公,根基极深,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若你要与他树敌,那他就会招天下豪杰跟你对着干,则山东之地恐非董公您所有了。现在应该赦免其罪,封他一个郡守,袁绍一开心,说不定就没事了”

董卓一愣。好像顿悟了。怪不得袁绍那小子敢跟自己顶牛,原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

看来还得忍!于是董卓听从二人的建议,赦免袁绍之罪,封他为勃海太守、邟乡侯。又封袁绍的堂弟袁术为后将军、袁绍的少年好友曹操为骁骑校尉。但让董卓郁闷的是:诏书才送出去,这两人便也学着袁绍,弃官逃跑了

袁术逃到南阳郡。曹操改名换姓,走小路东归。经过成皋县的故人吕伯奢家。在阴差阳错之下,曹操杀了吕伯奢全家。而在得知自己是误杀好人的情况下,曹操说出了一句令后人争议极大的话“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经过中牟县时,为亭长所疑,将其绑来见县令。幸亏功曹一番劝解,中牟县令最终决定释放曹操最后,曹操来到了陈留郡己吾县,在这里散尽家财,又得当地孝廉卫兹散财相助,招募义兵五千人,随时准备起兵讨董(曹操之父曹嵩曾化亿万钱去买太尉,而最后曹嵩之死,也因为当时护送曹嵩的徐州牧陶谦的手下见财起意,由此可见曹家绝对是巨富之家。那为何招区区五千兵还需要卫兹散财以助?)

史书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当时之人谁也没发现曹操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超级奇才,只有桥玄、何颙二人看出曹操的非凡之处。何颙认为“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曹操也”桥玄则这样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君可先交汝南人许劭,以扬你之名”曹操听了桥玄的话,便去劫持了许劭,让他非要对自己说出一句评语。许劭无奈之下,说出了一句流传后世之评“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据史书记载,曹操听完这个评语,大喜而去…

讨董行动由原太尉桥玄的族子、东郡太守桥瑁发起桥瑁以中央朝廷三公的名义向各州郡发布檄文,列举董卓罪恶,号召天下共起义兵,为国除贼。袁绍在渤海郡也大肆招兵。勃海郡的上级单位、冀州牧韩馥为此曾数次派手下从事前往监察,使袁绍不得妄动。如今接到桥瑁发来的讨董檄文,韩馥犹豫之下,招来诸从事商议“如今这般局面,我应站在董卓一边还是袁绍一边”

韩馥话音刚落,治中从事刘子惠便挺身答道“将军兴兵为国,何论袁、董?不过兵者凶事,不可为首。将军可遣使联络他州,共同举事”韩馥深以为然,便亲自给袁绍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听其举兵。

初平元年(190)1月,关东州郡纷纷起兵,12路兵马组成讨董联军:渤海太守袁绍与河内太守王匡在河内郡;冀州牧韩馥留守魏郡鄴县,负责联军的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在颍川郡;兗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奋武将军曹操7人在陈留郡酸枣县;后将军袁术在南阳郡鲁阳县,各有兵数万(《三国演义》中又加了6人,称“十八路诸侯讨董”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及投身在公孙瓒帐下的刘备。但考诸史书,除孙坚确实起兵却列入袁术部下、张杨列入袁绍部下,而未列名讨董诸侯名单中,其余诸人实为罗贯中自加)

在酸枣,诸侯联军设坛祭天,歃血为盟。诸侯们互相推让,莫敢先登的情况下,张超的属下、广陵郡功曹臧洪率先撩衣登坛,操盘歃血,宣读誓文,读得慷慨激昂,声泪俱下,众人听了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