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派死斗篇

少年帝国 梦中宋韵55 1904 字 2024-04-20

何太后的老妈舞阳君、弟弟何苗受了宦官们的贿赂,就对何太后说“大将军杀宦官,就是想自己擅权,削弱太后您的权力”何太后一听这话,心里真是一百个不舒服。

何进很是无奈,只好把以上情况如实告诉了袁绍。袁绍也能理解何进所处的困境了,他沉思片刻后道“既然太后不同意,那我们就只好来硬的了”何进问“怎么个硬法”

袁绍“召集四方猛将、天下豪杰,率兵进京。到时兵临城下,看太后到底是保自己还是保宦官?依我看,到时她想不让我们杀宦官都难了”何进一听大喜“好计!就这么办了”

然而这实实在在的是一个馊主意!历史很有趣也很残酷。一个办事拖拉,没有主见的外戚何进,竟跟著名愤青袁绍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二人都自以为很爱国,很想救国,可结果却是国家在他们手里变得国将不国…

事实上,汉朝不缺智慧的人。如何进的主簿陈琳就曾告诉何进“袁绍这办法相当的不靠谱。最好别引狼入室,坏了大事。如真的要对付宦官,根本不用借兵,只要下手狠一点,大将军您一人便可搞定”

何进听后却摇摇头“只凭我就能搞定宦官?你太抬举我了。这话打死我都不信”

袁绍少年时的好友曹操知道此事后,则仰天大笑“宦者这玩意儿,古今都有。国家衰败的问题不在宦官,而在皇帝。如君王不宠幸他们,不给他们特权,他们能嚣张得起来吗?再说了,要治宦官的罪,就该移交国家法庭,一个个地审,该砍头的砍头该流放的流放。只要诛其首恶,一个狱吏足矣。真不明白何进为什么要一网打尽?还要召来外兵?这样动作搞得太大,事情必定败露,我就等着听何进与袁绍失败的消息”

可尽管有那么多人反对,何进还是相信袁绍。还是相信人多好办事,于是按原计划去喊外兵。很快,何进的意思就传到了董卓这里。

董卓一接到命令,不由仰天长笑“苍天有眼哪!老子被皇甫嵩逼得无路可走,今天总算要熬出头了”悲剧即将上演,绵延近400年的大汉朝即将落幕。董卓的明天,就是大汉的末日!

而知道何进竟然去召了董卓,马上又有人赶来警告何进:郑泰这样说“董卓为人寡情,贪得无厌。若靠他来给你壮胆,他定会胡作非为。到时不但把你坑了,还会危害中央朝廷。那么你连哭都没地方哭了。且杀宦官这种事,还是那句话——动作要快,下手要狠”

郑泰说的这番话,当年陈蕃也曾跟窦武这样说过。可惜…

前尚书郑泰刚说完,现任尚书卢植也来了,警告何进“谁都可以召进京城,但董卓不行。你别犯傻,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何进听完,还是摇摇头。很坚决的否决了二人的意见。

真奇了怪了。董卓之心已路人皆知,怎么何进就是看不见也听不到呢?不说远的,仅说刘宏两次下诏要他交出部队,到中央或地方上任职。董卓两次都找各种各样说辞,反正就是不离开部队。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种人连皇帝的诏书都不听,上级领导皇甫嵩也不放在眼里。你何进连个计谋都拍不了板,拖三推四这等能力,董卓凭什么要听你的?

做人做到这等失败的份上,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郑泰已看不下去了,选择弃官走人。临走前对荀攸说“何进这种人,就像一滩烂泥,根本就扶不起来”

此时,各地驻军将领都已收到何进大将军的命令,纷纷有所行动起来。何进还派出自己的属下王匡、鲍信回他们的泰山郡老家募兵。召东郡太守桥瑁率兵驻扎成皋县,派武猛都尉丁原率兵数千杀入河内郡,火烧孟津渡口,火光连洛阳城中都看得见。而在所有人中,董卓的动作是最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