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朋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史高。不知道眼前这个大司马到底想卖哪一壶?他的心里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在萧望之那边生意没成交,不会在这个史高面前也碰壁吧?
正当郑朋不知如何是好时,史高又说了一句“不过,麻烦你走一趟,到另一个人面前,把刚才那话再说一遍”
郑朋当即明白了“大司马您说的是皇帝吗”
史高满意地点头“对,你必须到皇帝跟前再说一次。不然,皇帝还真以为我们许、史两家干尽了天下不良之事呢”
郑朋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史高话说到这,他的生意就成功了一半。很快,就有许家外戚许章把郑朋带进宫,见到了汉元帝刘奭。
出宫后的郑朋嚣张的放出风声“我在皇帝面前,检举了萧望之五项小罪、一件大罪”就差没用高音喇叭喊:萧望之,咱们走着瞧!
老实说:史高、弘恭、石显他们日夜想着对付萧望之的伎俩,想得头都快破了,还是没啥好办法。没想到这郑朋一来,用力一捅,所有事情都顺理成章了。接下来,就是他们反攻的时刻了!
怎么反攻,石显是法律出身,在告状方面是个行家。果然石显和史高碰了头,就定好了反攻的基本方向,一套严密的进攻具体方案由此出炉。
弘恭、石显找来郑朋、华龙二人,让他们出面,告发萧望之与人密谋,企图罢免大司马,挑拨皇帝和外戚的感情。状辞编好了,问题是怎么送进去,才不会被萧望之发觉?
曾记否:当初上官桀等人想告霍光,就是趁霍光休假的时候,把案卷送给汉昭帝刘弗陵的。现在,郑朋、华龙有样学样,等着萧望之休假,马上就把状辞送进皇宫…
一切都在弘恭、石显的意料之中!汉元帝刘奭看后,啥话都没说,直接把案子交给弘恭查办!
可别急,还有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就是取证。如这个步骤没玩好,有可能会前功尽弃。但这时候却有人给弘恭帮了一个天大的忙:这个人,竟是萧望之自己!
弘恭派人去质问萧望之“有人告你挑拨离间皇帝和外戚的感情,对这件事,你怎么解释”萧望之信心十足,悠悠地道“皇亲国戚身居高位,多半荒淫奢侈,我是一片忠心,想让皇帝疏远他们,没啥邪念”完了,萧望之的把柄就被弘恭抓到了!
中国汉语,在世界语言系统中,估计是最富变化意义的语言了。一种意思可用n句话来表达;同样,一句话也可传达出n多种意思。萧望之这句话,马上就被弘恭、石显整理成以下两条:
1郑朋当初说的那些话就是周堪、刘向等人教他,用来诬蔑大司马史高等外戚的;2萧望之承认自己的确在挑拨离间皇帝和外戚的关系。
人证口供,一应齐全,可以请示抓人了。弘恭、石显马不停蹄地把案件整理好,送到刘奭面前,强烈建议把此案件移送司法(召致廷尉)
刘奭想都没想,脱口就道“好,就按你说的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