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群臣的态度

这个臣子苏致远知道,属于李林甫一方的,结果这个话说完,另有两个大臣也站了出来:“就是,李大人不在这里,这说不过去啊。”

他们向来以李林甫马首是瞻,如今李林甫没来,他们没了主心骨,自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林甫串通李瑁阴谋造反,本王奉父皇之命已经将其绞杀,不过李瑁已经跑了,本王会派人将其抓回来的,诸位大臣就不必担心了。”

李林甫,朝中一手遮天的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就死了?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心中流过一阵寒意,苏致远对这个倒是不意外,当他知道李瑛拿出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就知道李瑛肯定是控制了局势再敢这样做,他就是来试探这些人的态度的,没行到果然有人看不透形势和李瑛对着干。

果然李瑛说出这个话的时候,那两个臣子吓得脸色有些发白了,不知该说什么,陷入进退维谷。

但是能成大事的人心胸一定不一般,李瑛不是没想除过这些曾经依附过李林甫的人,但是今天来的大臣并不多,整个朝中依附李林甫的人相当多,如果换种方式去收服这些人,总比除掉他们要好很多,反正李林甫已经死了,李瑛现在也正是需要巩固自己帝位的时候,这样对他才是最好的选择。

“我相信,朝中诸多大臣之前都被李林甫这个奸臣所蛊惑,好在我大唐的社稷庞大并没有收到什么损害,若是大臣们愿意继续为我大唐效力,本王也对此既往不咎。”

两个大臣赶紧跪下趁机说道:“我等愿意回头是岸,忠心于殿下!”

李瑛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从这两个人开始,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依附于他,到时候他就能更快的接管朝廷了。

苏致远也说了恭喜的话,丝毫没问关于玄宗皇帝的事情。这点让李瑛很舒服,他知道苏致远一直掌控着神机营,对此还关心的问了两句,只不过最后的时候,让他帮忙注意一下李瑁的情况,如果发现立马抓回来,苏致远也应下来了。

(未完待续)

其实倒不是李瑛有意放掉李瑁,确实兼顾很多方面的时候人手不够,在围堵李瑁的时间上迟了一点,结果就被他给跑掉了。

不过如今的李瑛大局坐定,自然不需要担心一个翻不起风浪的李瑁来,他最担心的是不服他登基的群臣,毕竟他们是朝廷的主力。

在威胁和逼迫下,李隆基终于写了退位诏书,还拿出了传国玉玺盖了章,把皇位传给李瑛,并且嘉奖了他除掉李林甫这一大奸臣的事迹,而李瑛也没着急把圣旨宣读,而是选个良辰吉日准备在登基的时候宣读,不过有关诏书的事情,礼部的人提前知道了,因为他们要提前准备新帝的登基之事。

但是李瑛不想节外生枝,所以他准备先找一些臣子来说一下他要登基的事情试探下臣子的态度,当然被邀请的臣子之中也有苏某人在。

苏致远也想知道李瑛为什么帮他,所以如约到了李瑛的府上。

长安的流血事件早知处理完,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就是有知道全部事情经过的,也没有人敢声张,李隆基也在皇宫之中被豢养了起来。

很多朝臣本来还想着为什么皇宫之中多日不上朝了,手头积压的诸多事物和奏折不知道该如何办,又死活见不到皇上,如今听闻皇子李瑛的召见,总觉得二者有联系,虽然之前的奏折都不是李隆基亲自批阅,都是由李林甫一手操办的。

苏致远过来的时候还不算晚,有一些朝臣还没有到,李瑛端坐在首座,闭目养神,底下的人很安静也没人说话。

“主子,苏大人到了!”边上的奴才在李瑛跟前轻声说了一句。

李瑛睁开了眼睛,看到了才到来的苏致远,笑着点了一下头,苏致远也笑着回礼。

堂中还有几个座位空着,显然还有人没有到,但是李瑛吩咐了让下人去把大门关上,禁止其他人随意进入。

随即,屋子中的大门也被关了起来。

各个朝臣朝着李瑛看了过来。

李瑛笑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朝着下方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