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大将军府

三国之魏武元勋 高泽 1658 字 2024-04-20

高夜明显在袁绍说宦官家属被捉拿入狱这件事的时候,在何进的脸上看到了大大的迷茫二字,不过袁绍正说得兴起,而且何进又觉得袁绍谋略过人,对自己颇为重要,因此也没有打断他的话,看来这件事何进是准备捏着鼻子认了,就算命令不是自己下达的,现在也得是自己下达的了。

因为从结果上看,这条命令还是对自己这一方很有利的,如果自己现在拆穿袁绍,说是他私自下令,那岂不是说明自己没有识人之明,不能采纳合理的谏言么!这样有损自己形象的事情,还是不要干了。

“不过本初兄,就没想过提防一下董卓么?”高夜不由得皱眉道。

“哦?明曦对董卓此人,颇为不满么?”

“我早说过,这宦官之祸,古今皆有。可要铲除宦官,何必尽起大军而来,只需一个狱卒便能做到!那董卓素有野心,如今把他招来,我看必有祸乱。”曹操在一旁帮腔道。

“孟德!那董卓这些年守卫西疆,也算是勤勤恳恳,我看他亦是忠义之人。”何进在一旁打岔道,高夜很明显的能从何进的脸上看到一丝不满。

“大将军此言差矣。”荀攸拱手说道,“那董卓先前讨伐黄巾无功,我就不提了。中平三年北宫伯玉反叛,司徒张温率军讨伐之时,他就傲慢无礼。张温六路兵马兵败,唯有他全军而还,他亦是因此而收到朝廷重赏。他因何全军而还,却不得而知。再说这一次,他董卓本来带了人马前来洛阳,大将军您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他进京,他竟然不从,并进入河南,甚至一度抵达洛阳城外。如此行为大将军还看不出他董卓狼子野心么?若非种劭斥责,他又实在是没有借口,他又如何会西撤至夕阳亭。因此,下官赞同曹校尉的观点,这董卓不可不防啊。”

“公达多虑了。”袁绍这时候也出来反驳道,“这董卓虽然前次撤兵,有些迟疑不决,可绝无他意。况且更是因为他兵临城下,这才让太后不敢再收留十常侍。还有,伯喈公也言,他应是忠良之辈,因此不必怀疑。”

高夜听闻不由得一愣,蔡邕还说过这话?自己怎么不知道?随即问道:“伯喈公何时说过此话?”

“便在不久前,伯喈公自回到洛阳,虽然专心修书,不过我也时常去拜访。当时正好谏议大夫种劭劝退了董卓,我与伯喈公谈起此事,伯喈公告诉我的。”袁绍笑道,“伯喈公曾与董卓有过数面之缘,因此我相信,他不会信口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