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攀亲

秦楼春 Loeva 3551 字 2024-04-20

姚氏差点儿没喷回去,亲上加亲个鬼哟!秦素跟她有什么关系?他还配与姚家有亲?!

姚氏坚决不应,姚家婶娘见事情不成,勉强维持着笑容,但回到家后,却大大地发了一顿脾气。没两日,姚王氏过府看望女儿,倒劝她不必太过固执了,如果叔婶真有心要将女儿嫁给秦素,她就征求一下丈夫的意见,若秦仲海同意,她便答应了吧。

姚氏不敢相信地看着母亲:“为什么呀?秦素到底有什么好的?您和叔叔婶娘们都如此抬举他?父亲呢?父亲也是这么想的么?!”

姚王氏淡淡地道:“你父亲没说什么,但也不会反对。这是你叔叔婶婶自己想要的婚事,将来是好是歹,都与你无关,你又何苦在中间做恶人?”

姚氏郁闷极了:“可我不明白,秦素怎么就入了叔叔婶娘的眼?他在我眼里不过是烂泥一般。若叔叔婶娘以为他如今开始读书了,将来就真的会有出息,我只能说他们太看得起秦素了,那小子根本不是读书的料,只怕连童生试都过不了。侄女儿与其嫁给他,还不如在今科新进士里挑一个呢。”

姚王氏叹道:“今科新进士中,但凡是家世不错的,都早就叫人挑完了,剩下的能有什么好货色?你叔叔婶婶与其说是盼着秦素将来能有出息,倒不如说是看中了你们秦家。你以为如今还是几年前呢?眼下皇上宠信永嘉侯,太子殿下也敬重永嘉侯,永嘉侯就是你们秦家的人。太子殿下看重的肃宁郡王,又是定的你们三房的姑娘。如今二房那边与云阳侯府亲上加亲,简哥儿跟寿山伯府的千金定下了亲事,锦华说给了秦王的外孙。这一文一武的,你们秦家都有了,宫里、宗室、皇亲,样样都能沾边,你们家简直就是稳如泰山。跟你们家结亲,便是攀上了高枝儿,富贵荣华唾手可得。你当你叔叔婶婶们傻么?别的不提,你叔叔的两个儿子,一个秀才,一个童生,若能借着秦素这门亲事,跟你们秦家多多亲近,一位永嘉侯,一位寿山伯,但凡能向其中任何一位请教功课学问,就够他们受用不尽了!一个秦素又算得了什么?谁还真的看上他不成?”

姚氏听得目瞪口呆。

姚王氏便叹气了:“你呀,什么时候才能做个明白人?你是真不知道,如今的秦家是什么地位么?”

姚氏并不知道丈夫秦仲海的盘算,只一心想着儿子秦简即将拥有一门好亲事。女儿秦锦华的婚事虽然不如她意,但女婿好歹也是正经进士出身,有高官父亲提携,走仕途定能顺顺利利的,哪怕没有爵位在身,也好歹能给女儿挣一个诰命回来。姚氏觉得自己前所未有地顺心如意,心情都好了许多。

每当看到婆婆许氏投注过来的疑惑不解的目光,姚氏心里就在暗爽。若不是秦仲海再三警告过她,她还真想把秦简正与寿山伯之女议亲一事告诉婆婆,然后仔细看清楚婆婆的脸色。不过现在就算了,等事情成了,她再看好戏也不迟。

婆婆许氏整天觉得许峥有大才,会有大出息,看不起秦简。

然而眼下的实际情况是,许峥在外头给自己宣扬了好大的名声,整天以才子自居,号称一定要说一门富贵好亲,许家奶奶们也整天跟人说有多少京中贵女对他有意,可最终他一个贵女都没勾上手,反而跟许大夫人的娘家侄孙女儿——一个小官之女——订下了亲事,如今还因为要守考,错过了春闱,只有一个举人的身份,家族也衰败了,名声扫地。三年后他卷土重来,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中进士呢。

而秦简呢?顺顺利利地考中了举人,考中了贡士,只是因为成绩不够理想,他想要考得更好些,才与寿山伯之子一同放弃了殿试,决定下科再考。即使如此,也没人能小看他,他有许多进士朋友,还能经常向寿山伯这位士林大家请教学问,如今又即将跟寿山伯的千金订下亲事。三年后,他定能高中,从此前途一帆风顺。

许峥能跟秦简比么?他有哪一点儿比得上秦简?光是对比秦家与许家,两者就已经相差太远了。除非猪油蒙了心,否则就算是眼瞎的人也不难看出,谁才是那个真正前途似锦的人。姚氏对许家嗤之以鼻,一心等着看婆婆的笑话了。她就喜欢看许氏满腹憋屈却还无话可说的模样!

姚氏志得意满,只等着儿子与三房那边传来好消息了。三房果然没让她失望,没过几日,秦仲海就告诉她,亲事说成了,让她准备好订亲礼,正式与寿山伯府将儿女亲事定下,还要准备谢媒礼,谢过三叔秦柏与三婶牛氏从中援手,顺道再给侄女儿秦含真也备上一份礼,若没有她提醒、撮合,这门亲事恐怕还不能成真呢。

姚氏欢喜不已,自然是大大方方地备下好几份大礼送人了,还恨不得满天下昭告去,又要设宴请客,好生庆祝一番。

秦仲海驳回了她的提议,满心的不以为然:“张扬什么?你瞧寿山伯府可曾大肆宣扬这门亲事?如今外头的人家要么在慌慌张张地嫁女,仿佛明着跟人说他们嫌弃东宫太子,不想跟皇家扯上关系,要么就到处去说自家女儿的好话,恨不能立刻将女儿送进东宫去做妾。咱们与寿山伯府在这时候联姻,肯定也逃不过闲话。可事实上这门亲事早就在进行了,不过是因缘巧合,撞上这个时候罢了,何必叫人说嘴?悄悄儿定下就是了。也不是要瞒着人,若有亲友相问,自然要坦然告知的,但不必特特地去宣扬。若你觉得儿子委屈,等到正式婚礼举行的时候,再好好热闹一番便是。”

姚氏才不信这门亲事是早就开始议的,认定了是寿山伯不欲送女为妾,方才急急替余心兰定下亲事。但她才不管那么多呢,寿山伯府的权势地位不是假的,她的宝贝儿子也确实跟寿山伯的千金定下了婚约,只要实惠在手,对外用什么说法不行呢?不就是遮羞布么?她当然也不会告诉人,说自己儿子能谋得这门亲事,是走了狗屎运,她儿子绝对是靠自己的实力才赢得了寿山伯的赏识,以爱女下嫁——不不不,两个孩子是门当户对,谁也没有高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