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不快

秦楼春 Loeva 3345 字 2024-04-20

秦含真也不多提这件事,只给赵陌推荐附近靠谱的大夫。她住在这里多年,对周边情况自然比赵陌更了解,提供的也是擅长风寒症状的大夫名单。赵陌点头记了下来。

秦含真见他情绪不高,想着他今日还要勉强提起精神上自家的门,也太为难他了,便劝他说:“我们家又不是外人,你要是家里有事,不必非得过来的。不过你心里要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儿,就跟我说说。我未必能帮着出什么主意,但还能开解开解你。”

赵陌微微笑了:“那倒不至于。我家里有人照顾赵祁,不必我非得在场。更何况……他如今未必乐意见到我。我在他面前晃得多了,说不定他的病情还要加重呢。”

秦含真就不明白了:“你们不是相处得挺好的吗?你父亲赶他出门,还是你收留的他,平时衣食住行也都安排周到。他有什么好怨你的?”

“自然是因为他的生母了。”赵陌面上淡淡地,显然有些不快,“兰姨娘没了。皇城密谍司那边才传过来的消息,让我父亲赶紧把人接走办后事呢。我父亲不想沾手,昨儿特地嘱咐我,帮他把这事儿办了。赵祁会忽然病倒,说不定也是听说了这个消息。而父亲居然还要在这当口把他赶出门去,换了谁不生气、不埋怨呢?兰姨娘会落网,自然少不了我的算计。赵祁即便因此恨上了我,也是人之常情。”

秦含真皱眉道:“他还是个孩子,能懂得什么?你好好跟他讲明白道理,让他知道事情的是非曲直,不要钻了牛角尖。免得你好心帮了兄弟,还要落个埋怨。那就太让人郁闷了。”

没想到兰雪就这样死了,也不知道她在密谍司那边到底招出了多少东西?逃走的三个北戎密谍头子还未落网吗?他们就躲得这样紧?到底是什么人在庇护他们?

赵陌叹道:“我也想过要跟赵祁讲道理的,但昨儿回去后,他见了我就扭头,跟他说话,他也不应,好象在躲着我似的。这还不是埋怨上我了么?也罢,本来我就是见他可怜无辜,才收留他在家里的,也没指望能得他的感激。家里那么多院子,他就待在自个儿的院子里好好过日子吧。不想见我,我不见他就是了。丫头婆子那么多,我还怕他会饿着了不成?”

话是这么说没错,只是赵陌心中,难免有些意难平……

牛氏是见过裴茵的,心里有些不大看得上,姚氏给小薛氏介绍的几户人家里头,就数这位裴国公府的小少爷身份最高,但牛氏也最不看好。

“裴家人行事不敞亮。”牛氏这么说,“二丫头往日交好的几个姑娘,我都见过几回了,当中就数蔡家大姑娘与余家那姑娘最好。蔡家大姑娘大气,说话行事都爽快,余家那姑娘虽说有些清高了,但人品礼数都是没说的,还有学问。剩下的姑娘里头,唐家的丫头有点缺心眼儿,张家丫头有点小心眼儿,但都是明白事理的好孩子。就只有裴家那个茵姐儿,嘴里爱说好话,常摆着个清高的架子,其实心里不知打什么小九九呢。这心口不一的模样,我可看不上。她娘跟她是一个性子,只不过比她会说话罢了。我看这裴家一家子,都不是什么痛快人。锦春丫头不管她老子娘如何,性情还是爽快的,人也机灵、明白,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将来就算是嫁到大户人家里做当家少奶奶,那也是撑得住事儿的。她跟裴家就不是一路人,勉强凑到一块儿,那是糟蹋了锦春丫头呢!”

牛氏对姚氏有些不满意:“怎么就给锦春丫头说了这么一户人家?二房最想要攀高的,听见是国公府,还不上赶着去呀?”

秦含真忙笑道:“裴国公府就是个空架子,名义上听着好听罢了。二房里大伯父是精明人,大伯娘也是一心为孩子着想的,哪儿还能委屈了四妹妹?再说,虽然是二伯娘好意,见裴大奶奶托她留意儿女婚配,就给四妹妹提了这么一门亲事,但人家裴家怎么也是国公府,再落魄也有位正儿八经的国公在呢,想要给嫡长孙娶妻,什么样人家的千金说不来,非要看上四妹妹呢?何况四妹妹还未及笄呢,根本就不急着马上嫁人,裴国公府的嫡长孙却早就到了娶妻的年纪了。”

不是她小看了二房,实在是如今二房的当家人秦伯复正处于冠带闲住的阶段,勉强能说是个六品官家,分家之后,后族的名头也不如从前名正言顺了。裴国公府如果是已经彻底落败了,裴国公也早就去世,兴许还有可能会接受秦家二房这么一个听起来还有点家世与来头的姻亲,就图跟秦家国舅府第攀上关系。但如今裴国公尚在,他家的嫡长孙要求再低,也不至于跟秦家二房结亲。满京城里四五品官那么多,往上挣一挣,三品的人家也不是够不着的,怎么都比六品闲官的嫡女要体面。

裴程裴茵兄妹俩的婚事之所以难为,不过是因为裴家人想要他们能有更好的亲事而已,就比如裴茵本人看上了云阳侯府的世子,而她母亲则盯上了承恩侯府的嫡长孙。

裴大奶奶在姚氏面前感叹儿女难说婚事,只是想让姚氏接她的话茬,好将女儿推荐给姚氏罢了。哪里想到,姚氏会想要把秦锦春嫁给她的儿子呢?

秦含真甚至觉得,阴险一点想的话,裴国公府如果不答应这门亲事,怕是接下来,裴大奶奶也不好再提把女儿许给秦简的话了。姚氏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一个难缠的求亲人家给打发了,顶多只是牺牲掉二房秦锦春的一点儿名声罢了。她或许还觉得,只要事后给秦锦春补做一回媒,说上一门不错的亲事,这事儿就算是抹过去了。反正秦锦春与她女儿秦锦华交好,若是说不到好亲事,女儿肯定也会求到她面前。她在京城寻个四五品的官宦人家,也就能对付过去,根本没觉得委屈了谁。

姚氏如果有这种想法,不难理解,但在别人看来,可能有些自私就是了。

牛氏就说:“锦春丫头好好的孩子,哪里就配不上裴家的少爷了呢?我也不是没见过那个哥儿,还觉得他蔫蔫的没什么精气神,比不上你几个兄弟呢。他们家凭什么看不上我们四丫头?都是你二伯娘惹来的事儿,好好的女孩儿,无缘无故就要被人挑剔。”牛氏如今对姚氏意见大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