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

(穿书)建安骨 年穗 1523 字 2024-04-20

名躁县城。

他的家塾老师透出口风,建安四岁便熟读诗文,六岁便出口成章。

本来,按照这样的路线继续下去,建安本应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在他十岁那年,家庭突生变故,马匪入侵,小半个县城的人家都损失了不少钱财,但比起建安家的人命来说,那些丢失的钱财便算不得什么了。

钱财丢了可以再找回来,但是父母性命丢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后来,大家都说,建安因为这件事情大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他靠着变卖家产活到弱冠之年,前段时间刚刚托县太爷给安排了个在书铺替人捉笔的生计,勉强过活,泯然众人。

建安短短二十年的人生转折丰富的仿佛折子戏一般。

不过,在平常人的眼中不过就是一出“伤仲永”的好戏,但在胡校尉耳朵中就全然不是这样了。

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绝不仅仅给自家的孩子灌输刻板知识,还会注重对人心、人性的培养,一位以区区六岁之龄便可以在公堂上侃侃而论的孩童的心智,又怎么会突然一夜之间大受打击宛如常人。

天才就是堕落,也是另一个极端。

更何况,建安看起来这般就斯文有礼,除了清贫些,看起来并不像是自甘堕落之人。

自甘堕落还会在清君侧的文书上签字吗?

事出反常,胡校尉不得不谨慎对待。

所以,在建安自我剖析的时候,胡校尉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倒也紧盯着建安发现什么显而易见的破绽。

建安收敛了心神,只听胡校尉介于孟尧的身份,没有再拿孟今聆的名声作为垡子,而是提出了另外一条建议:“先生说的极是,孟小将军若是听到孟大小姐的消息,定当欣喜非常。现在世道纷乱,季县令前去京城还需要些时日,我就先带孟大小姐回营,好生安置。”

这哪里是为了孟今聆的安全,分明是想拿她当人质一箭双雕,让建安跟孟尧都投鼠忌器。

“胡校尉……”建安还欲争辩些什么,却被胡校尉打断了话头。

胡校尉龇牙笑道,一口白牙衬着猩红的牙肉显出森森的血腥感:“季县令一人上京多有不便,还劳烦建先生同去,路上也自有照应。”他见季瀚欲要反对,又补充道,“季县令放心,我们也会派人沿路护的二位周全。”

胡校尉没有再给两人开口辩驳的机会,直接就他入京之后本地的事宜以及入京之后如何面圣的细节跟季瀚商议了起来。

他事出从急,甚至没让建安有回家跟孟今聆通气的时机,直接让两位当晚连夜出发。胡校尉两旁士兵刀剑在手,建安不得不从。

季瀚沉浸在即将面圣谏言期待的兴奋之中,他单纯的相信天下平顺即将实现。

他行事坦荡,不会想到别人黑暗之下的行事手段究竟会有多么的龌龊。

季瀚很乐观的朝建安分析道:“先生尽管放心,孟大小姐即使为人质对方也必当礼待于她,不然于公对不起其仁义之名,于私对不起孟小将军合作之诚。”

建安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