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高顺的努力建设,都城周围已与中原的郡城相媲美了;不仅城内规划合理,街道笔直整齐,而且已建立了众多的作坊;在城市周边山区已寻得铜矿和铁矿,所抓的许多奴隶在挖矿,还有些奴隶协助工匠冶炼铜、铁,不仅能铸造铜钱了,还能制作武器、铠甲和铁制农具了;陶器的质量虽然比不上中原,但是足够当地使用了。
更多的奴隶在开垦荒地,或者按照汉人的要求耕种;这里不仅适合种植大豆、小麦等农作物,也适合种植棉花。
在南下的过程中,高顺又在后世密铁拉、东枝、东吁、彪关等四地修筑了小城;其中密铁拉所在的城池为镇中城,东枝所在的城为镇东城。
在各城的驻军皆配有媳妇,各城也都配有数量不菲的工匠。
且高顺一边走,一边修路,皆为宽阔的石板马路。
待高顺与众人返回南都城的时候,已是两年之后了,即便如此,高顺还感觉建设的不够完美,城池数量太少,防护不够。
为了加强对孙子的保护,高顺在返回南都的时候,还专门放出了一千两百陷阵营士兵,作为孙子的护卫。
框架已经搭起来了,此后的建设就看孙子的能力和水平了;高顺为了孙子的安全,利用积分,将孙子的智力提高到95,又为孙子配了一位系统女子为妻,她的智力和政治当于高级文官的水平,高顺估计,他们的子孙定不会差。
高顺感觉还是不保险,又花费一年的时间,在后世勃生之地建设了镇西城,在后世毛淡棉的地方建设了镇南城;又把阳光城又建设成了坚固的水城,作为水军的驻扎地,配备了强大的水军,实力比汉城国高明的水军强大几倍。
并为孙子配备了五十位高级文武官和三百位中级文武官,以及数量众多的初级文武官员。
高顺对晋国的付出,令李强、高伟、秦关等人眼红,这可比简陋的向魏国和汉城国等强大太多了。
高弘熙内心非常激动,晋国的基础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