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高顺已基本了解清楚徐州的情况,与陶谦进行了一次详细的会谈,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陶谦现在有了依靠,可不是当初仅仅将他们驱逐这么简单,他更想收编那些骑兵为己所用。
高顺首先问道:“陶先生,徐州还有什么困难?”
陶谦正盼着高顺如此问,便说道:“老夫受朝廷之令,派部将徐盛和客军刘备驱逐广陵郡太守张超,没想到刘备狼子野心,说服了徐盛,霸占了广陵郡,割据一方,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其他郡县效仿,如之奈何?必须挫败他们的阴谋,以儆效尤。”
高顺明白陶谦的意图,便说道:“哈哈,陶先生不要操之过急,只需坚守下邳城,便保徐州无虞;刘备与徐盛不会反击袁术,而刘表也不会动用大军,等袁术稳定下来,肯定会找刘备报仇,到时候他们抵挡不住,肯定会前来投降。”
陶谦见高顺揣着明白装糊涂,便直接问道:“镇远,那时间太漫长了,迟则生变,如何才能驱逐刘备,安全收编他的骑兵呢?”
他可是对刘备和公孙瓒的骑兵非常眼热,若是有了这些骑兵,徐州的军事实力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高顺想了一下后道:“若是只驱逐刘备,收编他的骑兵,倒是很容易,就怕引起公孙瓒的敌意,事情反而不美,务必想个万全之策。”
陶谦就是因为没有万全之策才求助高顺,便说道:“哈哈,老夫知道镇远智谋超群,那就劳驾镇远想办法了。”
高顺仔细思索一下道:“先生,刘备仅有几千骑兵,非常容易收编,而公孙瓒有近两万军队,实力强大,难以收编,若是将其调离,也就威胁不到徐州的利益了。”
陶谦心中大喜,忙说道:“镇远,快说说,如何做?”
高顺道:“先生,此事简单,可分两步走,第一,派人联络袁术,承认他对扬州的管辖权,徐州愿意与其和睦相处,条件是共同消灭徐州叛贼徐盛和刘备,收复广陵郡,想必袁术会同意的。”
陶谦不解的问道:“镇远,老夫与荆州刘景升有协议,共同对付袁术,瓜分扬州北部两郡,此举背信弃义,乃为不义,且也不符合远交近攻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