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国王,在高顺强大的武力面前皆非常老实,就是济南王刘康,也没有像历史上那么胡闹,皆中规中矩的,令高顺非常满意,暂时好好的养着他们,只要他们不闹事便可。
见高顺对他们如此客气,热情而隆重的招待,让他们皆吃了定心丸。
当晚,高顺没有谈论公事,只是在最后与郑玄和卢植等人讨论了将调十名教师去地方担任县令的事情。
郑玄对此非常积极,若是如此,此后更能扩大历山大学的知名度,并希望历山大学成为为高顺输送官员的基地,他本人将会获得更高的声望。
见众人态度如此,高顺反问道:“郑先生,这次选拔十位,只是试验,若是不适合为官,考核不合格,到时候还需他们返回大学任教;若是政绩突出,此后会根据能力和特长提升他们的官职,也会加大从大学选拔人才的力度。”
郑玄笑道:“哈哈,君侯尽管放心,即便不适合为官,担任一年或者几年的县令,也会增加他们的人生阅历,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卢植支持道:“君侯,若是条件允许,可让所有的教师都轮流去地方任职一段时间,既增加了他们的阅历,也容易发现人才。”
高顺得到他们的支持,非常满意,笑道:“哈哈,两位先生的意见非常好,此后可逐步实施;只是县令的薪俸只有六百石,有些人的薪俸会比做教师的时候低一些,不知道他们是否愿意接受?”
“哈哈,君侯放心,岗位不同,薪俸自然不同,但是去地方为官,前途更光明,玄相信他们会接受的。”
卢植等人皆附和郑玄的意见。
随后,高顺又与几人讨论了高顺选拔的十人的品德和能力。
郑玄等人佩服高顺看人的眼光,管宁、华歆、邴原、杨修、满宠、杜畿等人皆为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大学有很大的知名度;这十人皆为而立之年,且能力出众,品德高尚,相信他们肯定会在地方做出政绩,扩大历山大学的知名度。
第二天,高顺接见十位教师,宣布对他们的任命,并鼓励他们到地方好好的为百姓服务。
众人大喜,只有管宁显得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