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刘岱被残杀的事件之后,刘备和孙坚都有了不同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都没有发动进攻,只是在对峙。
杨弘建议袁术迁移到长江以南,重点发展南部几郡,被袁术直接拒绝了。
若是他退守长江以南,那基本上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机会,他作为袁家的嫡系,岂能退缩?而让袁绍看不起,更重要的是袁术也不傻,他对扬州的统治并不稳固,特别是江东地区,以世家为主,他只是名义上的统治,稳固的也就江北两郡和丹阳郡。
现在北方有袁绍等人抵御朝廷军队,为袁术争取了时间,他可以安心发展扬州,整合内部事务,稳定他的统治。
韩馥、袁绍、曹操等人分工明确,团结一致,陈兵兖州和豫州边境,战争一触即发。
牛辅不傻,攻克昌邑城便让他损失惨重,若是豫州这么多城池,一个一个的攻过去,那要损失多少人马?他的长处是骑兵,不擅长攻城战。
于是,牛辅让昌豨镇守昌邑城;吕布、胡轸和魏续的骑兵,要不间断的对豫州进行烧杀抢掠,能带走的便带着,不能带走的便销毁。
劫掠是凉州骑兵的长处,他们最喜欢这种战术了;骑兵的机动性非常大,作战范围很广,在平原地区作战,步兵对他们无可奈何,只能任由他们来去自如;所过之处,大肆杀戮,一路上“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吕布以济阴郡为基地,面向南部的梁国和沛国为劫掠目标;大军驻守己氏县,先占梁国北部孤立的蒋县,然后突然东下占领下邑县。
吓得在沛国边境驻扎的韩馥大军立即南下黄县,否则有被吕布和牛辅合围的危险;北部的丰县等皆落入吕布之手。
有了刘岱的案例,所遇到的县城,县令要么早就弃城逃走,要么立即开门投降,并献上大量的物资,吕布对主动投降者皆好好的安抚,并不劫掠他们,这让他遇到的阻力要比凉州骑兵小很多。
韩馥大军后撤,让沛县成为徐州的最前线;公孙瓒只是严加防范,并没有与吕布的军队产生冲突;陶谦现在暗中庆幸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明智,让公孙瓒驻守沛县,免遭徐州受到劫掠的威胁。
看到关东几处诸侯节节后退,李儒非常高兴,立即建议董卓,派中郎将段煨出兵南阳郡,与南阳郡太守杨定配合,进攻豫州的南部地区。
袁绍和韩馥的大军皆在北方与牛辅所辖的官兵对峙,豫州南部兵力空虚,正被李儒所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