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青双手托着下巴:“他们回去也赚不了几个铜板啊。都是给族里、村里的富户种田交租。而且,男工里也有不少是逃出来的。家里的地,被族中无良的大户侵吞了,靠给人家做短工过活,巴望着那点公共族地的收入能稍微接济一下自己。还不如到我们这里做工,每月拿着工钱,不用回村里去,可以自己闲时去县城里买点小酒,吃点好菜,偶尔给看对眼的女工买点头油、粉什么的讨好讨好,不比做田汉,一辈子呆在田里快活?”
说着,黎青青笑道:“再说了,还有女工呢。男工有觉得工厂辛苦,死脑筋要走的。那就收女工顶替他们。女工总是不缺的。勤劳的女工比男人顶用!她们总归是吃住都在厂里何况总之,女工是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女工越来越多了?
黛玉心里也有数。
最近她跟着叔叔在云南走动,看到不少田地已经被圈做了工厂,很多都招女工。从来不是因为什么对这些女工的怜悯。而是因为女工便宜、划算。
很多女工都是在家里过得活不下去的。或者是寡妇、或者是逃出来的。还有不少未嫁女和新嫁娘,为了补贴贫困的家庭进了工厂。
当世她们能存身立身赚钱的地方太少了。工厂拿比招男工低的多的工钱,就能招到许多这样无处可去、无路可走的女工。
这些女工吃住都在工厂附近,甚至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工厂附近。因为一出去,就有可能被抓回去。现在很多工厂都组织了护厂队,经常在巡逻,就是为了防止和工厂签了长期约的女工被家里劫掠回去,而造成工厂的损失。
这在当地,越来越成为普遍的现象。
而这些女工,有不少人,自己做工赚钱以后,就逐渐脱离了旧的家族。她们和同样不愿意返回宗族羽翼的男工,索性完全不去管旧的礼法那一套什么“礼教”、“纲常”,就自顾自地组成新的家庭,居住在离工厂不远的地段。
这种小家庭和旧族脱离关系,不再指望宗族救济,通常夫妻都做工,虽然仍旧是男人当家,但是家里由谁的工钱高,谁的说话声音更大。
工厂多的村庄里,有的小宗族竟然日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围绕着工厂的一个个独立的小家庭。
“姐姐、姐姐?”
“啊?”林黛玉被从自己的思绪里叫醒,黎青青正笑嘻嘻地说:“你别担心啦,那些族老,乡绅,像是之前来围攻我们的,早就是强弩之末了!他们自己族里的子弟,都后来有不少人悄悄过来问,家里来做工一个月要多少工钱呢!昨天,还有一个年轻乡绅,偷偷摸摸过来,说想合我们的伙做生意,把地便宜地近乎免费租给我们当新厂咧。”
“我我没担心。”只是一时心神激荡罢了。
“青青,我能过段时间,再去你厂里看看吗。不是之前那样只是在工厂外面看看,而是进到里面去,看看她们”
“我懂我懂!没问题!”黎青青满口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