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笼子的小门吱呀一声被推开,鹦鹉晃着肥硕的身子在门口探头探脑。

……然后,在时佑安忐忑不安的眼神中,啪叽一下又躺回了笼子。

戚长璟:……

时佑安惊喜地把手伸进去摸了摸鹦鹉的羽毛,得意地说:“陛下,这回你可不能赶它走啦。”

失宠的狸奴委屈地趴在地上,尾巴蔫巴巴地落在地上没有精神。

它带着“王”字的脑门深深皱起,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笼子里的胖鸟看。

肉好多哇。

承乾殿住进来一只每日都要叫唤的鸟,让戚长珩稀罕的不行。

尤其是当他发现敲一敲笼子,那鸟就会扯着破锣嗓子大喊“我爱你!殿下!”的时候,更是天天往承乾殿跑来玩鸟。

顺便蹭蹭饭,还能和宝贝外甥一起吃。

戚长璟被戚长珩日复一日的“拜访”折磨的再也不能忍耐,终于在某一日冷着脸道:“这鸟是漠北大王子送给玉奴的。”

戚长珩这才变了脸色,看向鸟的眼神也不善起来。

那漠北大王子跟玉奴又没什么交往,好端端送什么鸟?

没安好心!

从此之后,原本喜欢逗鸟的戚长珩就开始了他的“暗杀计划”,趁着时佑安不在总想偷偷将鸟放跑,只是不巧被时佑安抓了个正着。

时佑安气急,把鸟看的更紧了。

两人一鸟之后就开始了无休无止的斗争。

他们这样胡乱玩闹着,可戚长璟却无心参与其中。

——春闱要到了。

春闱,又称会试,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又因在春季由京城贡院,也就是礼部主持,亦称“春闱”、“礼闱”。主考人为钦差大臣,每三年一次举办。举子们从各地进京赶考,成功通过会试的人称为贡士,第一名则被称为会元。

历朝的春闱一般在二月举行,但大兆如今新朝初立,去年戚长璟才登基不久,各地的乡试(秋闱)足足拖到了十二月中旬才举行。为了照顾一些路途遥远的考生,大兆的第一次春闱便也只好随之延期,拖到了三月才开始。

而春闱之后便是殿试了。

殿试时间定在四月初,与会试挨的极近,戚长璟不得不早做准备,提前拟定殿试的一系列流程。

——还有最重要的,殿试的题目。

殿试需皇帝亲自出题,先由通过会试的考生纸笔作答,时间一到后,现场收卷,交给皇帝及殿内其他皇子、考官阅览,而后皇帝传召考生,再一一询问,最后当场宣读名次名单,由皇帝钦定状元、榜眼和探花。

凡在盛世,殿试无一不出于社稷有大用的人才,被皇帝点出的进士们甚至会称呼皇帝为“圣师”,来表达对天子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激。

除了亲自出题问题的皇帝,旁听观人的皇子们在殿试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拟定名次时皇子们需要在皇帝面前发表见解看法,提高用人识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