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皇家的长子嫡子,皇上不会从一开始就剥夺你承继大位的“权利”。

你只要够争气,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而且最重要的,唐青山虽然是太子,却跟以前的太子完全不一样,所以将来,就算有一天没能登上大位,那继位的弟弟们,也不会太忌讳他,大可以用他刷兄友弟恭,真正是进可攻退可守。

当然了,这么做最实际的好处就是:

假如说你们不想让他当太子,那朕给他个一字亲王不过份吧?多给他一点这个那个也不过份吧?

皇上跟臣子有时候也是需要拉锯的,这,不就是现成的筹码?

这些皇子们,大多想不到这一点。

他们只知道,假太子倒了,三皇子倒了,可是更大的强敌回来了……

这直接导致他们与唐青山见礼的时候,表情颇有些不自然。

明霈帝看在眼里,心里其实是有些挫败的。

他儿子一个乡间老农,把儿子个顶个儿都教的这么好,可他手掌天下,能做先生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可几个儿子……呵,全都拿不出手!这么点事儿脸上就挂幌子!

皇子皇孙们见过礼,就是朝臣们见礼,各种礼仪一套下来,近两个时辰就过去了,四个小时啊!!

心宝已经快要累死了,就像一个懵懵懂懂的小肥啾,反应都要慢半拍了。

这充分验证了一个真理,同样的时间里,站着维持仪态,可比走路累多了……再说她走路也没走这么久啊!

她哪天但凡走过了半个时辰,起码不得多骗两块糖?要找老婆撒会儿娇?要个抱抱?

明霈帝不时的瞥她一眼,爹娘哥哥也不时的瞥她一眼,连朝臣们也忍不住时常瞅瞅这个小娃娃。

但这就是元大哥说的那话了,这种时候是要守规矩的,心疼也不能抱,只能撑着……谁叫他们家情况特殊呢?

见完了礼,就开始颁旨了。

圣旨上重表真假太子之事,迎皇长子归位东宫,仍尊为储君。

明霈帝觉得青山这个名字,大巧不工,索性没有改,只赐字霁望,也就是说,晏青山,字霁望。

也就在这个时候,几位朝臣,几乎同时想到了一件事情。

唐青山,他叫“青山”啊,而几个皇子的名字,比如假太子叫晏宥峩、二皇子叫晏宥崬、三皇子叫晏宥嵩,总之这样的。

咋说呢,全都是山压着的。

真是要叫人忍不住要再次大呼一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

另外,几个儿女的名字也没有改,毕竟晏青山本来就没按唐家的排行起。

皇长孙晏时繁,赐字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