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大部分时间像是一件商品,被陈列展览,他们把我带出去,见朋友,表演钢琴,暂时他们的优秀教育理念。我没有得到父母的多少表扬,倒是客人夸奖听得耳朵起茧子了。

方经纬回来时候我都初中了,突然知道自己有个都大学的大哥,也实在是很不习惯。后来他慢慢接手了我家里的企业,我则是进了演艺圈。从此和家里人割裂了。我和他的交流也少了很多。知道他把我爸送去疗养院,我妈也变相软禁之后我也无所谓。毕竟我妈对他也算多好。”

方雍和还没有跟赵黎说过这么多的话,谈过这么多的过去。

或者说,他还没有跟任何人如此坦白过。

赵黎听得很认真,某种意义上他和方雍和有一个颇为类似的情况,比如,他们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真心实意的爱。

方雍和的父母对于他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有条件的‘爱’。

只有他能够达到他父母要求的条件和标准,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真心实意的爱。

方雍和不能完全否定那种感情的真实性,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消耗自己的精神力来换取感情的交换行为,绝对无法持续。

他一向功利,骨子里跟方经纬一样,有着方家人特有的精明算计。过往人生中所有的决断都是权衡利弊之后,找到一条回报最高的结果。

做明星也不是因为他真的全然喜欢,纯粹是他在自己曾经有过的选择中挑出来最合适自己的一条路。

他小时候会在父母带着表演的情况下尽力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不是因为他真的在意父母的颜面,仅仅是因为这对他来说是最简单从他父母那里获取关注的方式。

当他意识到他已经不再需要那对父母的在意之后,他就毫不犹豫地离开方家。重新走出来自己的一条路。

他所做过的唯一一次没有过多考虑利弊的行为就是带着赵黎回家。

从那之后,他的底线一次次被打破,他的理智一步步后退,无数次给赵黎让步,只是因为赵黎的名字,就会让他的心跳不自觉战栗。

那会方雍和终于知道,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付出都需要回报。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世界上就是有那个会让你全身心投入,而且完全不求回报的人。

只是对对方单方面的付出,就已经能够带来一种极致的满足。若是有了回报,那简直是世界上最为绝顶的体验。

赵黎抱住方雍和的脖子。

“你还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