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有兄长的意思,所以这就是珠珠的兄长的意思。
端王爷道:“不行,太直白了,一听就知道是你。”
他大笔一挥,给他取名“青城先生”。
青城??盛明麟皱眉:“何解?”
端王爷道:“就要完全没解,不沾边儿!才想不到是咱们!你那种文人习惯不行,明明干着不能沾边的事儿,非得拐弯抹角也得留个影儿!生怕人猜不到!”
行吧!
盛明麟就看着他爹走了。
他爹的动作也是快,叫人连夜去印制,不出一天,市面上就有了,拿回来一看……还真挺不错的。
主要是这会儿霍沉昭的故事正热乎,而这本书,虽然托以别朝,也都用了化名,但一看整个脉络就是他的故事,所以口耳相传,一下子就火遍京城。
隔了一天秦江白过来,拿着书问他:“你知道这是谁写的吗?惹出事儿来了。”
第240章 一头小辫子还敢让咱哄
盛明麟挑了挑眉:“什么事?”
秦江白道:“如今外头有好多人在骂江浙官员,说江浙官员没一个好东西,很多人都说跟这本书有关。”
盛明麟讶然:“可是这本书里,并没有提江浙不江浙的啊!”
他怎么可能提到朋党这么敏感的话题,这本书主要就是公子复仇,然后告御状,明君在位为他昭雪沉冤什么的,非常伟光正的一个故事。
秦江白道:“看过的知道是没写,但没看过的却人云亦云了。不知道这个流言是哪儿出来的,反正是传得沸沸扬扬,听说有些江浙小官儿,出门采买,一听他们的口音,就会有人暗中议论。主要是这个人叫青城先生么,青城山一听就是蜀州那一边的,所以很多人说是别的地方的官员,借机打压南方官员的声誉。”
盛明麟:“……”
体会到了谣言的离谱,明明一看书就知道的事情,睁眼说瞎话,也有人信。
也体会到了他爹的英明,果然,笔名什么的,就是会被文人们翻来覆去的琢磨啊,多难猜的也能被他们猜到。
但他也明白,这件事的关键,不在于流言从何而起,而是下一步要怎么做,好在这种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心,他也不太在意。
而此时,宫中。
大皇子终于找到了三大殿之事的知情人。
是一个工头,他招认,是刘管事下的命令,他们当时只是听他的命令,又按着图纸把殿顶盖成了那个样子的。
这个工头,和他手底下的工匠是一个地方的,又审了审工匠,有几个工匠在封顶的时候,确实发现里头多了东西,但事后都被刘管事威胁了,并不敢说出来。
而这个刘管事是什么人呢?
他叫刘光,是大皇子的奶兄,也就是大皇子乳母的亲儿子。
这其实算是很亲近的关系了,当时大皇子初次办差,身边肯定要带几个自己人,这位刘管事就是大皇子的自己人之一,本来是专门帮大皇子盯着一些细节的。
但此事过后不到两年,大皇子发现他有些贪财,私下收钱为人说情办事,就把他赶回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