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卖猪的钱,除了协议里规定上交给生产队的,余下的可以自己留下。
这个协议前些年大家都没意见,但随着政策的变化,这几年队员们意见越来越大了。
因为从1962年开始,国家对养猪实行了奖励政策,一头猪,一半上交,剩下的一半养猪户可以自行处理,这里面油水可太多了,那会儿长桥大队不少队员就纷纷对原先的养猪协议表示反对,孙金梅哭诉养猪喂的粮食也多,把这些年的账本拿出来暂时堵住了大家的嘴。
可没消停几年,去年政策又改了,这回直接送粮食,交一头80公斤的猪,就送你80公斤的粮食,偶尔还会送布票,队员们一听这还得了?又闹着要改协议,从去年闹到今年。
除了这个养猪协议,过年杀猪分猪肉也是个难事,早些年是每五户分一头猪,但这个分配方法大家都不满意,猪只有一个头四条腿,要分五个家庭?这怎么分?
再说每头猪重量还不一样,有的猪肥,有的猪瘦。
怎么分都不满意,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个会,索性先把猪杀了按部位分好,统一称一下重量,每家平均分,至于猪头不好分,都是便宜卖给想要的队员。
姚海芸早上上班前被马兰英提醒今天队里要杀猪,下了班看家里没人直接找了过来。
杀猪这天,整个长桥大队都不需要做晚饭,大家全都聚在孙金梅家前面的空地上等吃饭。
空地上支了三口大锅,掌勺的是姚大栓,烟气袅袅。
大家已经先坐到了座位上聊天。
姚润喜先看到了姚海芸,高兴挥了挥手,“海芸,这里。”
姚海芸朝她走了过来,“真热闹啊。”
“那可不,你不知道,刚才杀猪可搞笑了,国伟哥手没抓紧,让猪跑了,大家都在追猪,那猪跑得贼快,也是啊,凭良心想想,猪都要死了肯定要跑快点。”
姚润喜想起刚刚追猪的大场面又笑了出来,“笑死我了,一帮大男人追了十来分钟才把猪抓回来。”
姚海芸乐了,“妈呀,国伟哥肯定被骂很惨。”
“当然了,你没看到当时大家的脸色,看到猪跑了,都慌了,猪还跑到你二奶奶家的菜地里,把菜地的菠菜和香菜都踩了大半,大家回来就把国伟哥骂了一顿,哎呦,笑得我肚子疼。”
姚润喜捂住了肚子,“你也知道吧?本来这菜地就老是遭贼偷,这下菜又被毁了把你二奶奶气死了。”
乡下的菜从来不缺贼惦记。
姚海芸二奶奶即姚昌盛的婶子林晓芬,今年已经76岁了,现在跟她最小的儿子姚开元住一起,她是目前岛上老一辈中年龄最大的,平时深居简出,就喜欢摆弄家前面四分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