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云顺着被她推倒的姿势, 手撑着脑袋,道:“说吧。”
他姿态越是松弛, 赵鸢越是坐立难安。她紧张地跪坐在李凭云面前,手掌撑在大腿上, “李大人, 你,你愿意来礼部帮我么?”
李凭云心思深沉,诡计多端, 十句话里有十句半是假话,但他有一个特质让赵鸢十分敬佩——他从不拖泥带水。
“不愿意。”
赵鸢也不是个能轻易被打倒的人,反而, 她习惯越挫越勇。她继而说道:“我在礼部虽然只是侍郎佐吏,但若有你相助, 我们两个携手, 早晚会出人头地的。”
李凭云一时也有所不解。他见过不少姑娘, 谁不是想找个好人嫁了?
他竟还期待她能说些别的。
“赵大人,恕我冒昧问上一句, 你就这么想出人头地么?”
“嗯。”赵鸢笃定地点头, “我想让我爹对我刮目相看。”
李凭云知道赵鸢家中一些事,她有个哥哥, 是长安公认的神童,后来因父子矛盾,在凤凰台了结了性命。
她虔诚地等待着他的回答,李凭云眼里却只看得见她洁白的一段脖颈。
他骤然想起那个女人,还有那让他永生永世铭记的一天。
那个女人高高抬起下巴,朝阳照在她脸上,她白的发光,李凭云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得到她雪白的脖颈。
她雪白的脖颈与自己布满血污的身躯形成刺目的对比。
而在她手里,是一把尖刀。那之前,李凭云只见过生了锈的鱼刀,他从未见过那样漂亮的、干净的刀刃,第一次见,那刀刃对准了他。
尖刀落下之际,身旁那个血流成河的男人突然扑过来将他推入水中,那把刀直戳男人的肺腑,他死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的,就像那些死鱼一样。
那男人是他的父亲,女人是他的母亲。
后来他想起那个女人,已不记得她的面貌,只记得那和刀一样寒冷的脖颈。
少年时的李凭云,已经开始讨姑娘喜欢了,这世道不论男女,单有姿色,而无好的出身,只能沦为猎物。周围的女人知道他是孤儿,师父玄清也不看中他,于是都对他虎视眈眈。
他记得她们的脖颈,有些缀满泡沫似的软肉,有些布着树皮一样的纹路,还有一些纤细修长,但她们都有一个同样的特征:脆弱又浪荡。
李凭云记得,那时寺庙隔壁的暗娼馆子有个小姑娘同他年纪相当,她得了客人的赏钱,总会偷偷藏起来买肉给他吃,而他则教她认字作为回报。
那时年少,李凭云也想着有朝一日出人头地,为她赎身。
终于有一天她决定把自己交给李凭云,那日那姑娘将头发梳成一条油亮的辫子,露出脖颈,该动情的关头,李凭云忽然不受控地掐住那一段细脖子,吓得对方落荒而逃。
李凭云参加科举前一年,她为别人殉情了。李凭云不懂这些女人,精的精死,傻的傻死。
他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扣住赵鸢的后颈,将她按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