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 我让赵管家把欠钱的人都找来,重新打借条,不收利息,只还本金。”萧放说。
萧老夫人叹口气,道:“是我老了,由着她胡作非为。咱们萧家世代忠良,如今靖国公府的名声,都被她糟蹋坏了。”
“母亲千万不要自责,是儿子没有管好府里的事,害得母亲跟着操心。”萧放说。
萧老夫人摆摆手:“你常年在外征战,哪管得了那么多。罢了,不说这些了。还钱的事,你叮嘱赵管家他们,万万不可强逼,实在还不上的,就当咱们做善事了。”
秦嬷嬷端起参茶,让萧老夫人喝了一口。
萧老夫人接着道:“新皇登基,景王摄政。咱们萧家虽然有拥立之功,可这些年,你握着兵权,又有战功,所谓树大招风,朝廷上不知多少人等着寻你的把柄。”
萧放恭敬地听着:“母亲说得是。”
萧老夫人停了一会儿,又叹了口气,说道:“陈氏啊,当年定亲的时候,我就没看上,萧敦那个没见识的亲娘,非说他儿子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定要娶一房泼辣能干的媳妇。那时候你爹还活着,我也不好多说,这才给萧家娶进来一个祸害。”
萧放默默听着,没有多话。依他对母亲的了解,萧老夫人定然已经有了处理萧敦一家的法子。
萧老夫人接着说道:“这几年,陈氏上不得台面,我又不好亲自出去走动,咱们跟京里这些世家大族的交情,都淡了不少。如今,你已续弦,何氏虽然出身不好,可到底是圣上封的二品诰命,你让她多出去走动走动。”
“是,儿子明白。”
秦嬷嬷给萧老夫人端起参茶,让她又喝了一口,把萧放案上的茶水也换上热的。
有丫鬟在门外请示,秦嬷嬷过去听了,回来问:“国公爷在老夫人这里用膳吗?”
萧老夫人摆摆手:“不必,让他回去吧,刚娶了亲,别冷落了人家。”
“母亲,我在这里陪您用膳吧。”萧放想表表孝心。
萧老夫人假装嗔怪地白他一眼:“知子莫若母,我还不知道你吗?”
“母亲,我……”萧放还想再争取一下,他可不想被萧老夫人说,娶了媳妇忘了娘。
“算了吧,”萧老夫人打断他,“我一个老人家的饭菜,哪里够你吃得饱?”
她这么一说,萧放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接着说正事吧,”萧老夫人看着萧放,“萧敦那一家子,你有什么打算?”
萧放反问:“母亲有什么主意,儿子照办便是。”
萧老夫人思索了一会儿,似乎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这些年,我总担心外人说我容不下庶子,亏待了他。可如今,陈氏如此嚣张跋扈,冥顽不灵,若继续留他们一家在京中,怕是终究有一日,拖累了咱们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