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低头看了看手里躺的簪子,无声叹了口气,把簪子揣好。
两人出了集市,江雪把步月扶上马,然后自己牵着马,慢悠悠的走在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商队。
天色正好,清风徐来,给这微燥的夏末添了一丝凉意。大道两侧树叶发黄飘落,秋天已经到了。
“入秋了啊。”步月感叹了一句。
“马上九月了嘛。”江雪应了他一声,笑吟吟问他,“中午想吃什么?大漠黄沙的也没什么酒楼,只能自己做。”
“江雪你为什么这么贤惠?”步月从马上俯身过来看他。
江雪被他问得一愣:“啊?”
步月笑了一声,坐直也不看他,目光扫着周围行人,路旁风光。
江雪也轻轻笑了起来,拍了拍马脖子,然后翻身上马,把步月圈在怀里,驾马小跑了起来。
走了一阵,步月忽然拍了拍江雪握缰绳的手。
“怎么了?”江雪问。
“那支商队有点不对劲。”步月示意他去看身旁的一支大型商队。
整个商队有近百人的规模,货车十多辆,还有两辆马车,除了拉车的,还赶了二十来匹马。
因为方向一致,江雪马骑得也不快,他们一直跟这队商队距离不远,步月闲来无事便打量着这支商队。
“哪里不对?”江雪疑惑。
“方向。”步月皱起眉。
“怎么不对,这不是往嘉峪关去的么?”江雪更疑惑了。
嘉峪关本就是丝路上一大交通要塞,好不容易两方暂且停战,过嘉峪关的商队简直多如牛毛。
“你看他们拉的货,封起来那些我判断不了,但露出来的布匹,是苏杭一带的东西。”步月道,“丝绸之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便是因为我们用丝绸布匹打开了商贸,这些应该是出嘉峪关卖去西域的,为何要拉回来?”
“也许是没卖完的?毕竟到处都在打,哪里比得了早先繁华时候。”
“那东西怎么会封得如此完整?这明显是准备出货的商队,不是卖剩。”步月摇了摇头,“而且东西太杂了,这种丝绸布匹的商队,怎么还卖马?”
江雪静了片刻,也皱起眉来:“判断准确么?”
“我在京城见的商队,不比嘉峪关来往的少。”
江雪静了静,低低笑了声:“我们去凑个近乎。”
步月疑惑:“你要干嘛?”
“委屈殿下让我占个口头便宜了。”
步月还没想明白他这话什么意思,就突然被他点了身上不知道哪里的穴位,整个腰腹一阵绞痛。当时冷汗混着眼泪就下来,整个人窝成一团,气力丢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