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道:“温婉,体贴,宜室宜家。”
谢慈发出一声轻笑:“去年,陛下悄悄潜入谢府,在书房向我求娶芙蕖的时候,也是这套说辞,一模一样。”
若说小皇帝十几年的生命里,有一件事成功骗过了谢慈那清醒的头脑,便只有这件了。
谢慈是真的信过。
皇上没什么不好意思,说:“在遇见芙蕖姑娘之前,朕一直以为先生是铜墙铁壁,无坚不摧。能在无意中触碰到你的软肋,实在是件令人惊喜且振奋的事情。”
谢慈明知帝王之情难以长久,少年性子又跳脱,不能算是良缘,但若是皇后的尊荣能给她带来余生的抚慰,也不是不可以。
所以,他嘱咐她,不要付出爱,也不要为其生育。
冷心冷情,快活一生足矣。
皇上道:“一直以来,朕总是自以为是的想拿捏住先生的软肋,并懊恼从未成功过,只那一次,朕不慎落入陈宝愈手中,在颍河的画舫上,亲眼看着您受制于人,才忽然发现,其实先生的软肋一直都被朕捏在手里,予取予夺……朕愧对先生多年的庇护。”
谢慈在马上侧头,认真道:“陛下,别说了。”
皇上:“朕曾经……”
谢慈终于逾矩,果决打断道:“陛下,别说了。”
皇上即将说出口的话憋在喉咙里,转了几圈,咽回肚子:“先生都知道了?”
谢慈皱眉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皇上轻轻道:“也是……您的心思何等机敏,怎可能瞒得过。”
谢慈:“现在以臣的身份,有些话是多嘴了,但希望陛下还肯听臣一言——您是皇上,无论您在何种时局下,出于何种考量,做下何种决定,都容不得动摇和后悔,为人臣子,都是仰仗着您给的前程和活路,他们的心不能安,则朝局不能稳。陛下心里已有取舍,以后不要再亲近臣了。”
第134章
有一件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却都没有宣之于口的事情。
皇帝心里清楚,谢慈心里清楚,芙蕖也隐约又猜测,而孙荣是其中最坐立不安的人。
孙荣没那个胆子自作主张去谋害谢慈。
除非皇帝首肯。
他们都知道,却又都在谢慈暧昧的态度下,假装一切都不曾发生过。
如果不是皇上非要提起的话。
可想而知,皇上对谢慈的再次亲近,会令孙荣在怎样的不安下瑟瑟发抖。
羽翼渐丰的皇上,想残忍的抹去曾经昭示着自己软弱的证据,又狠不下心肠,想宽宏大量的一笔带过,又觉得颇为不甘,以至于闹出了一个笑话,扬起了满地的鸡毛,难以收场。
谢慈行程晚一日抵达北境,途经了上回重伤栖身的破庙,远远张望了好一段时候,见到那一片破败中,有一截枯木从窗户中横插了出来,于最高处挑了一条簇新艳丽的红绸,张扬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