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谢慈的刀一连多日没有派上用场,收在了背后,马鞭轻轻敲在手心,从侧面看,他的脸色叫雪山上的日头一映,干净得像块不染尘的冰。

他穿上官服就是权倾朝野的臣,换上锦绣华服就是燕京城尊贵的侯爷,远走边境一身朴素的黑袍背刀就像是真正行踪如萍的浪人。

他没有扎根在任何地方。

芙蕖一眼将人看进了心底,而后移开目光细细品味。

她如今算是找着了自己的精神粮食,空乏时便转头瞧上几眼,便立时神采焕发。

他们到了北境,却不再急着赶路了,两匹马并肩厮磨,走走停停,谢慈竟然还有闲情逸致,在路上用石子当弹丸捕了只雪白胖墩的兔子。

他把兔子扔进芙蕖的怀里。

兔子断了一只腿。

芙蕖翻来覆去地摸了一遍,又扔回谢慈手里,说:“停一停,宰了烧火烤了吃吧。”

正拼命蹬腿的兔子瞬间吓得一动不敢动。

谢慈垂下眼睛,相当好脾气的说了句:“好。”

但是他们这兔子最终还是没吃成。

北境再怎么偏远也终究是大燕朝的边防,皇帝可以装聋作哑,不在乎他们的死活,但他们不能对朝廷的动向不理不睬。

皇上缉捕谢慈的文书洒遍了各个州郡。

他们人一进到北境大营的范围内,营里便得了信儿。

他们在荒山下拾了柴火,刚起了锅灶,便有两名斥候轻骑赶到,停在对面光溜溜的土丘上,好奇地打量着他们。

谢慈将拨了皮的兔子架在火上烤,问道:“两位军爷何事?”

那两位斥候面面相觑,而后于马上抱拳询问:“敢问搁下可是燕京肃安侯?”

早二十几年,世人提起肃安侯,想到的都是谢尚。

二十年过去,世人再提起肃安侯,想到的也都是已故的谢尚。

肃安侯这个称呼。

不仅芙蕖听着陌生,谢慈自己也极不习惯。

他盯着火上烤出油的兔子,眯眼思索了半天欢迎,加入滋源裙五二思九另叭衣救尓看更多内容,竟应下了这个称呼,道:“正是在下。”

两位斥候再对视一眼,不知他们心里在暗暗腹诽什么,其中一人道:“谢侯爷,我家大将军推算您应于近日抵达北境,特命卑职在此地相迎。”

芙蕖抱着袖子坐在一侧,静等着谢慈的决意。

她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他认下了肃安侯的身份,等同于向谢家的旧部宣告,他是以谢尚之子的身份造访。

此行与燕京城那个内阁次辅没关系。

谢慈又磨蹭了片刻,等兔子烤了个半熟,取下来让斥候好好拿着,说:“一路风餐露宿,追兵不绝,人能囫囵到已是万幸,但两手空空拜访未免失礼,特意烤一只兔子奉上,万望大将军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