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芙蕖道:“谢老侯爷辞世之后,他的亲信找到了我,对我和盘托出。”

谢慈十四岁那年,身上第一次被渡了蛊。

此事追根究底,还要溯源到谢太妃的身上。

当时她还是宫中颇为受宠的谢贵妃,且刚诞下一子,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得意就容易失意,尤其是在宫里,先帝爷的妃嫔乌泱泱塞满了三宫六院,没有哪个是好相处的。

谢贵妃那承载着整个娘家荣宠的皇子,在不满半岁的时候,便遭了宫里人的算计。

婴孩身上被喂下了一种名为凤髓的蛊毒。

那是由南疆蛮夷传至中原的一种歹毒之物。

皇子的身体,在凤髓的折磨下,一天比一天孱弱。

谢府先后派了三批人到南疆寻找解药。

但得到的消息是此毒无解,但可以血渡。

谢老侯爷亲往南疆,向当地的一个巫师请教,何谓血渡。

那巫师告诉他,寻一个与中蛊之人有血缘羁绊的男童,配上一丸与凤髓同名的药,服用满百日,骨血中便能透出一股异香,对那名叫凤髓的蛊虫有致命的吸引力。

说白了,就是将皇子身上染的凤髓,引渡到别人身上,以命换命的法子。

当时想找个与皇子有血脉亲缘的男童太难了。

先帝爷不是没有其他儿子,但基本生一个死一个。

仅存有幸活到成年的儿子,皆已娶亲或纳妾,已非童子身。

查到最后,唯一的人选,只有谢慈。

谢慈好歹是那小皇子的舅舅。

微薄的血脉,也聊胜于无。

于谢贵妃而言,一个是同父异母并不亲近的弟弟,一个是承载着她后半生荣华富贵的亲儿子。

孰轻孰重,也不必掂量了。

谢贵妃提议。

谢老侯爷首肯。

谢慈曾一度不情愿就此认命,父子姐弟之间的拉锯持续了半年之久。

皇子的身体在那半年的时间里,用尽了天材地宝,勉强续着命。

半年之后,在那个扬州的高宅大院里,一群女孩子卖进谢家当凶器养,六岁的芙蕖混迹其中,懵懵懂懂……

谢慈在张口向他们要人的时候,终于低头服了软,以此作为交换,要了芙蕖养在身边。

那名为凤髓的蛊引到了他的身上,将在他的血脉里共生,逐渐蚕食他的理智,乃至性命。

然而,让人觉得可笑的是,谢家人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那个皇子到底还是没保住性命,于三岁那年夭折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