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奋斗的青春 朵灵 1640 字 2024-01-22

“这是海子的《以梦为马》,”王菲一脸惊喜,感叹诗人的一腔热情和纯真。

当公交车在农村乡野飞奔,拐过一条条田间小道,来到了广袤的微山湖畔,冬天的荷塘已是一池枯荷,《荷花》文学社,就是荷塘旁的一座大草庵。上面是茅草撒的顶,几根大木柱子支撑住了,中间几张小方桌,散落着几把木凳子。目野所及之处,一片开阔,几只飞鸟停落在枯荷梗上,尖锐地叫几声,孤独地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社长刘浩歌是在全国著名的乡土作家,出版过长篇小说《岁月如歌》,在全国文坛引起轰动。他的文学社成员就是农民,早已提了壶,倒了荷花茶,让大家围着小方桌坐下了。

“我们这儿,视野辽阔,冬天这里还不是最好的,气氛上有点萧瑟了。如果是夏天,荷花正当盛开的时候,我再领大家前来参观,景色会更怡人,我们平时就是田间地头,大家扛着锄头,刚锄完草,忽然灵感来了,再坐在这个大草庵里,拿起笔来写诗,写完了,大家再相互切磋。我们这种诗歌,就是土地里真正长出来的,像是种粮食,从种子,到长苗,到收获,都是辛勤的馈赠,带着四季的芳香的。”刘浩歌的一番赤诚演讲,彻底震撼住了陈大河,只有铺洒着汗水的文字,才会更厚实,才会越接地气,看来以后,我们已找到努力的方向了。

县文化馆的诗人贾岛,看到大家的热情很高,他补充道:“你们这些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参与到诗歌和散文等短小文学的创作中。今天你们也看到了,文学的灵气,它是真正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不是凌空嫁接的,也不是凭空的臆想,先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再创造梦想。”

刘浩歌让大家参观他的书房,就在大草庵旁边的一间大土房子里,陈大河进去了,中间是一张大桌子,一台小型的油墨打印机,桌子上摆放着一摞摞整齐的刊物,四面墙上挂满了国画,全都是画的荷花。

刘浩歌引领大家坐下,笑道:“这就是我的书房,我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就叫荷花庵,我的那本长篇小说就是在这里写完的。这些画都是思绪受堵的时候,用画画来疏通灵感的,你们还别说,一幅画画完,写小说的灵感马上就来了,艺术全都是相通的。”

贾岛看李姝盯着画看,说:“作家画画,是相得益彰,两种艺术,都会比翼双飞。”

李姝惊叹道:“我认为作家,应该还是先为画家才对,他的美术造诣,应该是大于写作上的。”

有人从屋角抱来了一个大纸箱子,把里面的一摞摞崭新的书籍摆放在桌面上。陈大河看到了,是刚印刷的《岁月如歌》,早听同学们说,这本书很好看,苦于一直找不到。

贾岛招呼大家看完画,招呼李姝过来座谈,他说道:“李姝,你这个市作协主席,要抓好开门红。刘浩歌作家上周才从北京开完研讨会回来,这本书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乡土是本色,也是灵魂,已经有影视公司买断了它的改编权,这本书给我们树立了一面辉煌的旗帜。我们以后要发扬光大,让文学创作扎根土壤,扎根基层,一定要写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来,才会不愧为人民,不愧为这个伟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