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裴公子自视甚高是不会来这种诗会的,白费心思了。”
“就是,还不如我们温公子平易近人。”
卫双舒也觉得自己想差了,裴不明的性子确实不想喜欢在这种场合哗众取宠的人。一时之间觉得无趣,想要转头不再看却被台下的骚动吸引了。
“是裴公子来了!”
卫双舒的目光落定在门口那道身影之上。
第六章 :添彩头
台下本在听温宏义夸夸其谈的人纷纷转头,看向门口的方向,全场鸦雀无声。
来人身长玉立如墨般的长发被木簪随意挽起,一身玄色素袍难掩周身清冷的气质,轮廓似是上天精心雕琢的得意之作,凌厉之中带着难言的瑰丽。
身后还跟着两个人,看衣裳料子明显比裴不明好上不少,再看面容,赫然是裴不明的至交好友。上辈子,他们二人时常出入裴府,她见过不少次。
没想到现在三人就如此如影随形了?
“果然最有才的三位都是走在一处的,哪像某些人,不过得了个第四的名头就如此张扬。”
“就是,前三的都在,哪里轮得到他说话。”
“那第四的名头里有多少真材实料还尚未可知呢,见更厉害的人来了,你们温公子温文尔雅的面孔就装不下去了呢。”
裴不明就读于江南最有名的麓山书院,其中院子的修缮以及伙食,甚至每年用的笔墨纸砚皆由卫家出资,请的夫子自然也是最好的。
从底下的书塾层层选拔,书塾前几名可到麓山书院就读,书院的前三卫家还另有优待。
总而言之,江南近十年大半的读书人多多少少都受了卫家的恩惠,更是为朝廷培养了一批可用只之才。
不论卫家出自何意,可银钱是实打实的花了出去,书院里可都是凭着真才实学上去的,都是准备着进京赶考有望高中进士的学子。
麓山书院被夫子夸赞文采斐然,前途无量的几个人,都出现在了今日的诗会上。
卫双舒靠在窗前饶有兴趣的盯着下边的场面,听着那些姑娘为自己心中的才子争论,对等会的诗会就更好奇了。
诗会诗会,自然要作诗,就是不知道那半吊子的温宏义在这种场面能不能撑得住了。
“温公子可是作诗的好手,你们裴公子可不曾有什么诗作流出,谁知道是个什么水准?”
这火药味十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争什么宝贝呢。卫双舒听着只觉得有趣,以裴不明的文采作诗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曾流出,那就是不想让人知晓。绝不可能是他不会,就是看他乐不乐意争这个诗会的头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