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页

“自然是要种的。”

其他都是有枣无枣打一杆的“小道”, 种辣椒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魏檗笑呵呵同样揽过纪大姐的肩膀,回头对温荣说:“复合肥的事情不急,咱晚上卧谈的时候再细聊。”

“就是。”纪春兰指指前面, “看见了吗,到了,先干正事儿。”

魏檗抬眼一看, 发现终于到了她熟悉的“农资市场”。

外面的地摊, 估计算是“外围”。进到这里, 道路尽头, 有一个圆形的水泥场地,围着水泥场地, 一家挨着一家,全是卖农资的门店。

到了这里, 人也没有外面多了。

有些门店已经关了门,有的门店里似乎没有几个人, 整体显得有些冷清。

纪春兰在最外面一家关了门, 招牌剥落,门框斑驳的店铺外面驻足。里面黑洞洞的,正门横梁上,荡悠悠垂下一只蜘蛛。

“唉。”

纪春兰叹了口气,跟魏檗说:“不瞒你们说,原来这里是我们单位驻省城的销售门店。”

“啊,这……”

魏檗一时不知道怎么安慰。

纪春兰并不需要她的安慰, 出来做生意,要知己知彼, 她只是提前给魏檗介绍一下里面的门道。只不过, 谈到自己单位在市场浪潮中被淘汰, 总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羞愧和赧然。

“种子市场放开之后,我们单位争不过人家,年年亏本。省城这家店,人员工资发不出来,别说房租,水电费都交不起了。现在单位要改制,打算把这些划成企业,剥离出来。”纪春兰摇摇头,“哪那么容易。”

她给魏檗指指其他门店:“你看,这是桐市的驻省城门店,也半死不活。现在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她领着三个人往里走,“只有咱省农科院里的门店挣钱,他们已经改制,从省院出来了。”

“已经完成改制了?”魏檗有些惊讶,这个年代,让你放弃稳定的编制,并不十分容易。

“他们效益好呗。”纪春兰说道:“他们成立了个什么公司。如果不改制,每个人拿几十块钱死工资,改了制,按效益拿钱,都能拿到一千。”

“所以人家盼着改制,抢着改制,跟我们不一样。”

说白了还是利益。魏檗心念一动,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

进门之前,纪春兰和魏檗对好了“台词”。

二人相视一笑,联手推开农资门店透明的玻璃大门。

纪春兰显然是这里的常客。进了门,环视一周,问柜台后的姑娘:“你们陈老板呢?”

“在后面点货呢。”姑娘转头,朝后喊了一句,“陈哥,有人找。”

魏檗环顾四周,打量这这间农资门店。

门店里用高高的大柜子做了个隔断,分成里间和外间。里间多大她看不到,单单外间,就要比山水镇上的供销社、农资店大了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