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家商队第一次带回来十车的货物之后, 北安县和蒙匈通商变得更加便利,虽然朝廷还没有正式下发通商的告示,但是白家的这一趟可是县令大人默许的。
白家商队回来的第三天, 所有从蒙匈那边带回来的货物在白家的杂货铺子开始出售了。无论是村里的还是县城的, 大家都对蒙匈那边的东西很好奇。
大的贵是的买不起, 小玩意还是能买得起的。比如,村里的百姓多喜欢暖和又耐脏的毛毡,县城里更多人喜欢色彩艳丽的羊毛毯子,小孩子的玩意也多, 同样是拨浪鼓,花纹都更新鲜一些。
这些货物中,最受欢迎的是玻璃镜子。据说这些都是进城的大户人家下能用到的东西,现在北安县这样一个小县城也能用到了。价格比铜镜贵了三四倍, 但是一家能有一个这样的玻璃镜是能够传给后代的。
十月和唐开泰自然也来白家的铺子了。
这也坚定了唐开泰要出去跟着跑的决心。
他们没有可以和蒙匈换的东西,但是即使是拿着银子去买, 也能赚不少钱的,而且他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方便携带的帐篷,他相信对于蒙匈这个游牧民族,这些是更需要的。
十月特别赞同他想法, 这可是在十月没有任何提示下,他自己想出来的点子。
半个月后唐开泰也跟着白家的商队出发了。这次他只带了五十两银子,和一些自己的简单设计的图纸。银子主要是为了买香料和种子, 这个是十月提醒他的。
白家的商队里带回来的香料很少,十月想,以后她可以做香料生意, 可食用的还可以做成各种火锅底料来卖。
不知道为什么,大昭这个朝代, 看起来和明朝中后期很像,但是明朝已经有了玻璃和香料,大昭却没有,尤其是饮食文化,主要还是咸和甜为主,南方更精细,北方更粗旷,极少数地方喜欢酸和辣,但是主流饮食还是甜和咸为主的。
去年十月种的辣椒在珍味鲜卖的很好,送给京城的董太医也说喜欢。还问十月是哪里得来的吃食,以为辣椒是一种野菜。
十月想,明年她要扩大辣椒的种植,但是目前她只有一种辣椒的种子,是那种细长的辣椒,不是小米辣,有点像螺丝椒,皮不厚,但是有些微的皱。所以这次唐开泰跟着白家商队去,也看一下有什么不常见的种子都买一些回来,回来就算不认识的,自己种了试试就知道是什么了。
这还是唐开泰第一次出远门,十月给他准备了三套换洗的衣服,分内外衣分开装好,又把日常洗漱的用具单独装在一个小布袋子里。在县城的药堂买了一些防蚊虫,防毒蛇的药物,风寒发热等一些常见的药物,用法用量都写在纸包上,单独装好。
看着十月给收拾出来的大包裹,唐开泰心里暖暖的,十月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把能给他准备的都准备了。
怕他们在路上吃不好,还专门炸了辣酱,装在竹筒里,让他路上吃。
其实最长也就一个月,快一些半个月就回来了。去年十月在县城忙学子公寓,唐开泰在别的村子帮人造房子,两个人也是十天半个月不见面的。可是不知为何,这次出门,两人都有着强烈的不舍的情绪。这或许是一种习惯,也或许是两人之间越来越深的牵绊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