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两个人隐藏在地窖里相依为命,柳婵儿会在夜半时分学着自己母亲的样子,哄着赵禾入睡,赵禾也会好奇询问缠足会不会疼。

想到自己的一双小脚,柳婵儿就会想父母对她的期许。

父母希望自己凭借小脚的优势,能嫁入家境殷实的人家,过上不需操劳的踏实日子。

于是四岁的柳婵儿便开始缠足,哪怕痛苦哭闹,哪怕父母心疼,也未曾放足一日。

看到柳婵儿的回忆,观众不禁唏嘘,总说旧时的女子愚昧无知,可她们又从哪里学习先进的思想呢?

能说柳婵儿的父母不疼爱她吗?在他们的认知里,这就是对女孩最好的方式,女孩们的世界里,规矩比天大,只有守着规矩,守着束缚,才不会被异样的眼光探究。

但徽城的一场战乱,让那些规矩法度成为虚设,所有人只顾着逃命和求生。

在这个过程中,柳婵儿结识到不同的女人,她们的思想一遍遍冲击着柳婵儿固有的认知。

苏莺莺告诉她:

“自己的命,得握在自己手里!”

妆造和气质改变,让观众并未在第一时间认出何皎皎,毕竟她是京城千金贵气加身,任谁也不会把她和沦落花楼的妓子联系到一块。

况且何皎皎饰演的角色几乎类似,多是有貌无脑的反派千金,而苏莺莺的魅态天成,一举一动都蛊惑人心,她只是轻飘飘的看向镜头,便能让人魂牵梦绕,见之难忘。

看到这里,许书意轻轻扯了扯身侧老伴的衣袖:

“老头子,我看这苏莺莺像是皎皎呢?要不是听到声音台词,我还真不敢认这孩子。”

江濂没有说话,却是认同的点点头。

江何两家关系亲近,何皎皎算是被两个老人看着长大,连他们都要凭声音才能认出何皎皎,足以见得何皎皎演技的进步,以及对苏莺莺角色塑造的成功。

电影还在继续,剧情进行到苏莺莺的回忆,那时的她还叫苏来娣。

从出生起,她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不能传宗接代的女孩在爹娘眼中就是赔钱货,唯一的价值就是照顾弟弟,长大为弟弟换一笔彩礼。

爹娘对她非打即骂,哪怕弟弟犯错,也要怪她关照不周。

炎夏酷暑的干活,莫名其妙的罚跪挨饿,组成苏来娣昏暗的童年。

她一直盼着,长大就好了,长大就可以离开这个家,哪怕嫁个穷人嫁个傻子,只要自己踏踏实实过日子,怎么都比在家中好。

但她还是高估了自己的爹娘,他爹为了多要十块大洋,把她卖给一家死人。

十块大洋!换她这个活人殉葬!她的爹娘要她死!

看到苏莺莺的回忆,观众倍感压抑,大家为那个时代下的女子感到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