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她身上不止背负着父亲的遗愿,还背负着整个卫家军的遗愿,她恨北狄,也恨不作为的大映朝廷。

如今三年时间未过,北狄再次举兵入侵,军中急报送进皇宫,却等来不可应战的命令。

那些世家大臣说,北狄不过是遇到荒年没了口粮,现今的进攻也只是示威,只要大映再送去些粮食牛羊,北狄自然会退。

北狄会不会退,卫时瑛不知道,她只知道这些牛羊不会出自那些世家大族,而是出自饭都吃不饱的农家百姓。

百姓们视以为天的皇帝,不仅没给他们一个安定的国家,还拼命吸食着百姓的骨血…

朝廷的命令一下,军中怨气频起,甚至有胆大者直接咒骂高堂而坐的皇帝。

卫时瑛这才知道,大映没有被北狄打断脊梁,是那些高位者失去了热血和骨气。

这些士兵无不痛恨北狄,他们只是缺一道命令,或者一个带头者,那些将领的家眷都远在京都,没人敢牺牲家人带着士兵杀出去。

可他们不敢,卫时瑛敢!

卫时瑛不怕死,她明白,只要一战之后,大映和北狄的停战条约便是正式撕毁。

愤怒的北狄不会再给大映机会,朝廷只能打消和谈的念头下令开战,有这些不服输不愿退的热血儿郎在,大映未必会输。

于是,她凭借三年校尉积攒下来的威信,动员上百士兵偷袭北狄,北狄压根没想过怯弱的大映敢主动发起袭击,更没做出任何防备。

这一战,卫时瑛大获全胜。

回营后的卫时瑛主动向将领请罪,她说:

“只要让百姓知道大映仍有一战之力,时瑛万死不悔。”

违背朝廷命令私自迎战是杀头的大罪,朝廷必定追责,不知为何,将领并未将卫时瑛交出去,而是一力担下罪责。

卫时瑛不知道将领受到怎样的惩罚,只知道今后的日子,将领的眉头再也没有舒展过。

好在,大映和北狄的战争再次打响,大映百姓终于有了盼头。

虽然战时赋税并不比向北狄赔款少,可这次,粮食是给送往大映军队的。

开战后,卫时瑛用父亲教授的武功和战术,打过几次漂亮的胜仗,卫时瑛的官职也越做越高。

她的名字被传进北狄皇庭,北狄无人不知大映出了个名叫时瑛的玉面小将,她看似年轻瘦弱,却让北狄吃了几次大亏,甚至连占领的城池都还回去两座。

玉泽听到这个消息时,正在北狄冷宫中浆洗奴婢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