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桂琴不会一直都住在外面吧?”许倾开门见山的问。
“她居无定所,我也管不了她。她住的地方不固定。”方桂琴的老伴儿回应道。
“我们之前所了解到方桂琴发疯的原因是在很多年前,你们因为家境贫穷,把家里的孩子送到了成新寺抚养,这才导致了身为母亲的方桂琴接受不了孩子被送走的事实,最终逼疯了她。”
讲起了这段往事,方桂琴的老伴儿面露哀色。
“是,没错。我们家总共有七个孩子,当年实在是养活不起了,只能送走了最小的儿子。说实在的,要不是形势所逼,当父母的谁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呢?”
“那你其他的孩子们,怎么现在也不在你的身边吗?”
“都长大了,怎么还会留在我们的身边呢。”
“六个孩子都养活得起,就差这个小儿子就养活不起了吗?”
第214章 抄了她的家
许倾的问话,真的很尖锐。
她可能也意识到了自己这话问得很冲,便有又解释道:“对不起老汉,其实我的意思是……当初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到成新寺呢?”
“我知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不瞒你们说,当时的情况确实困难,但凡能养我们也不会把孩子送走。”老汉儿侧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撑着腿,面色无奈的说:“二十年前,我们有了第七个孩子,而且是个男孩。不算这个,我已经有了三男三女,实在是养活不起了。就偷偷把孩子送到了当地的寺庙寄养。骗她说孩子是丢了。”
“这个疯女人,也真是个死心眼的。非要去找孩子,一哭二闹三上吊。”
许倾倒觉得方桂琴的丈夫实在凉薄,讽道:“孩子是她十月怀胎生的,你把她的孩子就那么轻易的送走了,她能甘心?”
“可是那个时候真的不适合养孩子了。我们家在景州,景州那个地方一直都不太平,民不聊生,兵荒马乱的。”
许倾一瞬惊滞:“你们是景州人?”
“是啊,我们是景州来的。我当年把孩子送到了寺庙里去。她就不同意,整天整天的跟我闹。后来我就劝她,留在寺庙里随时可以看得到,又不用吃我们家的粮食,有何不可呢?她也就慢慢转过了这个弯儿,后来又过了几年,景州彻底的战乱了,百姓们流离失所。我们也不例外。就连寺庙都搬迁到了这个地方。”
“所以,你们的孩子跟随着寺庙迁到了成新寺,紧接着你们也离开了景州,来到了这里生活?”
“对,就是这样。自打到了成新寺之后,我家那个孩子命好,被一个男人领走收养了,从那之后就没了消息。结果这个女人找不到了她的孩子,彻底的疯了。就像是现在这样,只要一提孩子,她就像是要吃人一样。”
方桂琴丈夫接下来的几番抱怨,许倾已经听不清楚了。
许倾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当年在景州而来的三个孩子这件事上。
当年从景州来的总共是三个孩子,显然,方桂琴的孩子和薛昭都在其中,自己父亲当年领走的孩子明明就是薛昭,怎么可能是方桂琴的儿子呢?
会不会是哪里弄错了……许松亦不可能平白无故领养一个平民百姓家的孩子,结合现在的薛昭,也间接证实了薛昭的身份并不平凡。
然而这,就成了方桂琴精神失常的最主要的原因。
谢凛也知道许倾为何在此时选择了沉思,他同样能意识到整件事情的不对。
谢凛继续于许倾的问话之后,又跟方桂琴的丈夫聊了几句:“你儿子跟着寺庙来到了成新寺,你们有去看他吗?他叫什么名字?”
“我姓李,叫李四奎。我儿子叫李文录。之前在景州的时候,我时常会去看看他。后来离开了景州后,便没怎么去成新寺看过。我儿子被别人领走了,再怎么说过的日子肯定比留在我家要好太多了,我还能有什么奢求呢?谁知,这个婆娘就是迈不过去这个坎儿啊!这都十几年了,一直都过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