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跟着元娘出了府,只见街道之上的行人穿着都与几人无异,行进的方向也是一致,或是一家老小并排嬉笑,身后的仆从也穿着着祭服,手中带着食盒或包裹,也有一人独行,身上祭服虽破旧却干净,空着手前行街道上言语笑声噪杂相织,却都是快活的。
而才行几步,几人便见那城中各路正中的水渠之中从远处漂流而来无数纸船。
上方的船帆造型奇特,正与水源小村中金姨的房舍前的灯笼造型一一对应,而几人细看,便见那船身之上似有不溶于水的字迹。
师鸣玉便先发了问:“这纸船是何物?”
左玄也紧跟着问道:“上方写的是什么?”
元娘一面引着几人继续往前,一面答道:“此船是为引路舟,是为令神明看清每一位来此的百姓。而上方所写则是此处百姓的名字,才好令神明降下庇护到每一名百姓的身上。”
沈宁意则在疑惑另一件事,她见元娘虽眼盲,却脚步从容,方向明确,好似无需牵引便能将几人带往目的地,也能恰好避开路上其他所有行人。
但她还未发问,一旁司承钰却说话了:“元娘似是很熟悉这城中道路?”
元娘心细,听出他的话外之音,只弯弯嘴角说道:“我虽眼盲,心中却记得水源县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和每一个人。”
顿了顿,她似是思索片刻,又说道:“而我能在这道路上畅行无阻,也是其他百姓热心,刻意远离,不令我耳边脚步杂乱,无法分清路途。”
师鸣玉入水源县半日,一路而来眼见此地民风淳朴,百姓安生乐业,早就想要感叹。元娘此言一出,她往四周看去,见四下百姓时有抛来好奇目光,却也并未上前,原来也是关切元娘。
思及此处,她已忍不住开口夸赞道:“此地真是太平,民生也如此安定,实在难得。”
沈宁意心中有个猜测正在慢慢成形,面上却只淡笑着附和师鸣玉。
左玄心有所感也想称赞,却又想起自己那崩开的轮盘,动作一顿,并未点头附和。
司承钰摇着扇子笑而不语,而谢扶涯走在后方也什么都没说。
随着那一声钟鸣,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日头西沉,落入远处的山脉之间,落日余晖似金,洒落在那水渠之上,波光粼粼,四处都是人声脚步,一片安详。
元娘似也感受到这闲适气氛,在前方也脚步渐渐轻快起来,又同几人说道:“各位仙人,我阿娘也为你们备下小船。只因几位仙人不是此处百姓,便为各位化用了县中几位因伤病不可参与祭典的百姓的姓名,稍后等到城中,各位便亲自提笔在船身提下姓名便可。”
“希望各位来年也将一切顺心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