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给你炸!”
朝歌大手一挥,拿了八条宽刀鱼,得有好几斤。
拿的多主要是冻得多,慢慢一筐插的都是刀鱼,二伯拿回来不少。
“拿一坨脊骨,我想吃酱脊骨。”朝歌轻轻把架子上盖着的布掀起来看看。
煮脊骨的烫就炖个酸菜,下一块肉去,说着又拿一块猪肉。
“肉的够了不?”
朝歌摇摇头,看着食材也有些头疼:“不够啊,咋也得再弄一个呀,十个人吃饭呢。”
“那再炖个鱼?”粟萧很喜欢小姑娘做的鱼。
“刀鱼就挺多了,肉沫土豆吧!我爸可喜欢了。
再拌个土豆丝拌腐竹,咱俩去豆腐坊买二斤豆腐再做个麻婆豆腐,炒个花生米!”
“天才!”粟萧给小姑娘竖起大拇指。
朝歌都不好意思了,拿了点花生米,拿里腐竹跟土豆,还有老妈切好大肉馅一团。
到厨房,粟萧就把刀鱼收拾干净切了断:“宝,改刀吗?”
朝歌眼睛亮晶晶的看他:“你还会收拾刀鱼?”
“嗯,前些日子正好看见炊事班收拾来着。”
“看看就会?”
“看看就会。”
朝歌心说你牛,手上拿盆快速调个料:“把刀鱼放进去腌制,然后咱俩买豆腐去。”
朝歌把肉搁冷水消上了,一时半会是化不开。
粟萧洗干净手,问来问去感觉还有味儿,洗了又洗,朝歌赶忙拉过他冰凉的手,生怕他搓秃噜皮了。
粟萧把小姑娘热乎乎的小手揣进自己大衣兜里,自己拿着打豆腐的铁盆。
豆腐坊离家远,一个街尾,一个街头,俩人就在路上牵着手晃晃悠悠的走着。
到豆腐坊,又几个人都拿盆出来了。
朝歌进屋老太太笑呵呵的:“朝歌回来过年啦?”
“嗯,杨奶奶身体怎么样?”
“好的很,前两天你爷还给我跟你杨爷爷看身体了呢,这是歌儿对象啊!”
“嗯!粟萧这是杨奶奶。”
“杨奶奶好!”
杨奶奶看着小伙子面冷,确满眼看着朝歌,笑的合不拢嘴:“好孩子,搁奶奶这喝两碗水豆腐,刚出锅的。”
“不喝了,杨奶奶我要三斤豆腐,今家里来人还得回去做饭呢!”
“那行,哪天有空来奶奶这喝水豆腐啊!”
“好嘞杨奶奶!”
出了豆腐坊,粟萧端着明显四斤多的豆腐不解,小歌儿不是占便宜的人,尤其是老人,今这是怎么了。
既有不解,粟萧就问了,朝歌笑着摇头:“杨奶奶跟杨爷爷身体不好,把工作给了孩子就被撵回了老屋,是爷爷找社区给俩人找了做豆腐的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