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禁问出声:“在想什么?”
若微的声音轻轻的,“我在想,如果可以点河灯就好了。又亮,又热闹。”
赵郁仪想象一下那个场景,忍不住微笑了。他凝视着洒满月光的河面,冷风掀起一个又一个轻柔的水波,仿佛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不安的滚动。他想起了已经过去了许多年的往事。那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孩子,母后牵起他的手,穿过长安宫中重重的宫阙,来到蓬莱池中放河灯。他好奇地捧着手中小小的铜灯,闻到一阵阵松香,那是母后宫殿中特调的白芷,松香和蘅薇的味道。他试探般的戳了戳小灯,催促母亲:“快点火吧!快点火吧!”
母后苍白的脸上露出微微的笑意——那时她已经很憔悴了。命运的坍塌已经近在眼前,一切都无法避免。“别急。”母后温柔地说,“你自己来,好不好?”
小郁仪眨眨眼睛,有些困惑。
母后把手中沾满油脂的小火把递给他,嘱咐:“碰一下灯芯就可以了。”
小郁仪乖乖地接过,看一眼母后,照做了。
于是,灯篮内一下亮起跳跃的火焰,小郁仪眼睛亮了,开心地说:“阿娘快看!有小火!”
“郁仪好聪明。”母后微笑了,“有什么愿望要说给它听呢?”
小小的郁仪思考了一会,认真地说:“阿娘,孩儿什么都不缺呀。”
母后微微一愣。不知为何,她的脸色看起来更加苍白了。
“我儿。”她微笑了,但眼睛里却泛起了泪光,“那阿娘帮你说,好不好?”
小郁仪并没有注意到母亲的不对劲,说:“孩儿都听阿娘的。”
“好。”母后说,她和小郁仪一起把河灯放进湖水里,握住他的手,一起把河灯推向远方。她的的声音很温柔,环绕在赵郁仪的耳旁。母后用吟唱般的声音说,“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赵郁仪睁大眼睛,眼睛始终着那如同星火般的河灯。它带着母亲美好的祝愿往远处飘去,犹如光点一般追随光明而去。同时也照亮了湖面中映着的长安宫阙深重的影子。而那熹微般的亮光,最终也渐渐消失在了湖心深处,埋葬在了深深的宫阙之下。
晚风逐渐停了,最后一缕风歇息在他的脸颊上。赵郁仪望着眼前看不见尽头的河面,温暖的感情在他的心中浮现,却一下又被击得粉碎。他不经意间望了一眼身边的人,见她亦是微微簇眉,仿佛隐有愁思。他的心奇异般地颤动了一下。在这同一片月光之下,人与人的距离仿佛在无意中拉近了。
船只渐渐向前,远处的船只模模糊糊的可以看到了。船上似乎点燃了所有火把,远远望去像一座灯火融融的楼阁,正在传来隐隐约约的缥缈动人的歌声。河面已经映出了深深浅浅的光点,仿佛滔滔不尽的灯海,在往人声鼎沸处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