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清咳了一声,然后再缓缓开口,“我是永昌县人士,名叫王昌宁,平日里在镇子上给人当掌柜,打打算盘,算算账,前些日子收到村子里寄来的家书,说我父亲病重,所以才着急赶路往回走。
可谁知我这不争气的身体,唉就倒在了那,真的要多谢韩大夫了,如果不是你,我可能就死在那穷乡僻壤的树林里了。大恩不言谢,如果有什么需要我的,我一定义不容辞。”
每天晚上听到他自报家门,发现不是什么特别有问题的人,都是心里松了一口气。
知道自己的家是哪儿,知道自己要干嘛就最好了。
万一再捡到一个自家弟弟这种可就挺伤脑筋的。
捡到应大人那种就不是伤脑筋了,那是要掉命的。
不过既然了解了前因后果那倒是好办了,无论是这个人继续在客栈里休养还是交给刘大夫他们一家都没什么问题,只要他修养好了,他该干嘛就可以,干嘛去了。
倒也不用给刘大夫一家人造成太大的负担,想到这韩子瞻倒是舒坦了不少了。
这么想着韩子瞻笑着对他说,“无碍,你好好家养就好了,把身体休养好才是最重要的。你的身体不能太过劳累。”
“唉,娘胎里带来的病,恐怕这辈子也只能这样了……”
韩子瞻皱了皱眉对他说,“我给你开了一次方子,你以后病的严重了,可以按照我给你的这个方子抓药。只要谨遵医嘱,就不会有太大问题的。还是要好好休息才是。”
第124章 仁心
“你这胎里带来的心急确实不太好治。我再给你开个方子,一会儿让刘大夫按那个方子给你做一些保心丸。
平日里没事就吃几颗将养心脏。你这个病倒算不上特别严重,不然的话你也活不到现在,只要好好保重,我相信你不比其他人活得差。”
王昌宁一听大喜,“真的吗?我真的不会无声无息就死掉吗?”
“放心,不会的,你这次也只是急怒攻心太过劳累而已,平日里好生休养,不必太操劳,吃着保心丸,真的特别难受了,记得自己去开药。保持心情平和,不要跟人吵架,不要大悲大喜……”
韩子瞻细细叮嘱他。
王昌宁听完这些,一时间有些忧愁,“不知道……韩大夫,不知道这这个药丸还有这个方子的药材是不是特别珍贵呀……我就这么拿着走,不碍事吗?
还有就是药材的价钱……如果,如果让我天天吃人参吃鹿茸,那我也吃不起……”
韩子瞻听到他问这药方问题,一时间倒是忘了。这个地方注重传承,注重师承,敝帚自珍,很少对外沟通,有什么方子,都是藏着掖着的,有时候给人看个病,连药方都不给病人。
不过韩子瞻不是这种人,能把药方宣扬开来,多救几个人,那都是他的功德。
于是他笑着摇头,“不碍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