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站在原地,那背影却没反应,不至于吧,她嘴角笑意渐渐消失,虽然从省城回来后,他们没有再通信,自己也压下了曾经的心思,但也不至于,连朋友也没得做了吧。

“李明宇?”杨媛又上前走近了些。

那人察觉靠近,才转身来,“杨同志,是你来了啊。”男人对她不陌生,见是她,扬起大大的笑,很是热情的模样。

杨媛看清对方样貌后,顿时一愣,不是他,不是李明宇,只是背影像而已。

她马上调整表情,礼貌回应,“是是啊,今天又有工作要麻烦你们了。”对方语气热情,可她根本想不起来这是哪号人。

“不麻烦,不麻烦,应该的嘛。诶,杨同志记不清我了吧,我叫方信,年前你过来的时候,咱们还一起吃过饭呢。”

她哪次来印刷厂,没请过你们吃饭,但她请的是主任,其余陪衬那么多,还真记不清谁是谁。

厂里三个人仍在等她,她赶紧告别了方信,领着他们继续去找厂长。

转而不由在心里鄙夷自己,人家李明宇是省机械厂的高级研究员,怎么会来这种小旮旯地方,她真是鬼迷心窍了。

第99章 方信

因为考试卷的保密性,杨媛和印刷厂厂长还要等工会来人后,才能开机器动工。

印刷厂又购置了双面胶印机和转轮机,印刷速度比之前有很大的进步。特意集合一条完整链条线后,在各方代表的监视下,正式灌油墨开始。

只是即使速度提升很多,跟后世自动机械化还是不能比的,杨媛站在中间一台机器旁,左右兼顾。

离他最近的恰好是刚才打招呼的方信,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话,不耽误干活。

杨媛觉得他还挺健谈,扯到哪都能接上话,当然她脱口而出的梗除外,不过幸好听不懂,听懂了才不妙。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朴实的中华人民独有特色,多说两句就不把你当外人,连他存款多少都告诉杨媛了。

弄得她不想听都拦不住。

方信家里四个孩子,他是家中老三,大姐嫁人了,二哥当年听从号召跟同学一起搞联合,结果半路坐拖拉机掉下去,送到医院后,已经流血流死了,他还有一个弟弟现在正在初中混着。

他也是下乡两年,去年冬天才回来,顶了母亲在印刷厂的装订的工作,不过他脑子灵活,厂里新买的机器,培训回来的人做一遍,他只是抽空瞄一眼,就学会了。

他不想在装订车间做那些,是个人有手就能干的活,他想摸机器,做掌握技术的工人,而且这样每月拿到的补贴也能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