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杨文平早早起来,做全家人饭,大家正吃着还没上班出门,他已经换好衣服对着大镜子来回照。

穿了当初杨媛为他做的那身正装,很板正精神。

杨媛端着碗在院子里感受一圈,“哥,早上有点冷,你穿这身……”是不是太薄?

其实她想说,这都立冬了,你还穿这身不合适。

谁知不等杨媛说完,他就像想起什么似的,进屋再出来,又多了一件黑大衣外套。

这是春天杨媛用毛呢布给他做的,算是生日礼物,改良风衣式中长外套,里边双层,相当于薄棉衣,实在是看他大太阳下围个土粗布棉袄太难看。

也赖老师傅手艺高,杨媛一说人家就知道啥东西,一个月齐活,就这还是工具丢失大半情况下,老师傅看来是民国年间做的不少。

黑色的毛呢外套,更衬得人身姿挺拔,杨文平往那一站,顿时三四十年代旧上海街头,留洋归来学识渊博的大家少爷就有了形象。

所以,他孔雀开屏一样,是要去干嘛??

第74章 杨文平自白

萧书婉美的明艳温婉,放到古代应该是个切切实实深藏娇闺的大家闺秀,面对这样的女同志,没有哪个男人不心动,杨文平也不例外。

只是,从一开始,杨文平就遏制了心底那一颗破土的萌芽,不是因为大家眼中的家庭情况复杂,只是萧家门头高,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没必要横生枝节。

以至于他后来提笔写封回信,都是一再斟酌犹豫。那本书,他没有借给她,不合适,仅此而已。

后来,再没有音信传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他心里那份朦胧也就被他抛却脑后了。

这不算什么一见钟情,非卿不可,不过是一个男人基于美丽姑娘的外貌,肤浅的好感而已,谈不上什么情根深种,放不下之类,没到那个程度。

杨文平自己就能想明白,也积极投入生活工作之中,偶尔杨妈介绍了三五个,他也会挑一两个去见见,自己不算小了,是该成家立业了。

只是每次去见女同志的时候,他总是不自觉看一眼对方的发梢头绳,甚至无意识就与印象中蝴蝶结做对比,

等反应过来后,他又会无比气恼自己。

以前上学的时候,也不是没有好容貌的同学师姐调侃打趣,他虽然有时也会意动,但过后也就过了,说不放心上便真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