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我在咱们厂待出感情了,跟大家也处的关系好,我不想走。”
“诶,说什么话,这是好事。这里没外人,我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老罗放低声音,
“你放心去吧,我给你打听好了,你过去后,虽然现在不是主任,但你能力在这摆着,什么都越不过你去。而且打算上任的主任是一厂那个管生产的老刘,他岁数不小了,再过两年就到退休年龄,他退了就是你上。放心,你就是年纪轻,别的,比我这个主任干的还好呢。”
三人聊得尽兴,还在食堂一起吃的饭,吃着吃着还喝起来,俨然感情很好的模样。
杨媛还没成年,可是滴酒不碰,这身体以前没喝过,要是一杯醉,睡了还好,做出什么丑事来,她可丢不起那脸。
卫俊良去三厂好啊,到时候她想把杨月弄回来,也方便点,只是,她还得去好好打听打听,到底让厂里接受在外知青要怎么个程序,这事不知道好不好办。
据杨媛所知,现在厂里倒是有知青机构,但那是鼓励大家踊跃下乡。以厂名义下乡,厂里比其他渠道多发五块钱。这也是为了完成上边下达的业务指标。
而迄今为止,还没有接受过知青回来上班的先例。
杨媛马上给杨月写信,让她做好招工考试准备。又拿出当年高考写作文功力,从外到内,正反论证了回城的好处与必要,极尽详细,有情有理。
写完后,她对着信纸,一遍遍读改,膜拜至极。
啧啧,看看这文章,看看这文笔,这么说吧,好在她不想考试了,要是她决定在这里高考,那不用想至少清大北大还不任她杨媛挑?
第47章 杨月的信
傻乐呵的杨媛想不到,她这封自认能封状元的家书,再没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因为杨月根本就没有收到信。
不仅如此,自从去年打过电话,过完年后,她再没有收到过任何家里的包裹信件。
这已经是五月了,放以前最长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三月时间不给她寄东西。杨月手掌倏忽握紧,是家里出什么事了?
还是……她的信件被劫了?
那次去县里接电话回来,他们知青院就变得很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