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很快就传来了小朋友的声音:“肖华有某信、某音、某博……”
“等等,”初南打断他,“我指的是那种有发表过心情、写过小作文的帐号,就像张雅丽那些‘婚前坚决要不和公婆住’之类的。”
毕竟这种时不时宣泄着什么的语言,才更能真实地反应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夫妻恩爱、吵架、冷战,为对方所感动、失望、厌恶、怀有爱意,很多时候都只是一瞬间的事。生活里不可能有从一而终的情绪,可恰是这样的变幻,才是组成生活的点点滴滴。
初南想看看这对夫妻都有过什么样的点滴。
不过很可惜:“肖华没有,肖华所有的社交帐号都是用来聊天的。至于张雅丽……”小朋友很认真地把资料都翻了一遍,“小南姐,我这边能查得到的是微博,张雅丽有两个微博,一个大号一个小号。”
“哦?还有你查不到的帐号?”
“当然了,如果对方使用的是做了保密设置的平台,或者像马志元手机上的那个神秘app,那别人就很难搜索到了。”
初南:“行吧,把你找得到的都发过来看看。”
两个微博帐号很快就被发到了初南手机上,其中一个微博里有三百多号粉丝和两百多个关注,而另一个微博……
另一个微博里只有零星的几个僵尸粉。
难怪卷毛儿会说,一个是大号,一个是小号。
不过张雅丽并不厚此薄彼,在两个帐号里都记录了大量的日常。初南仔细对比了一番,发现小号里的内容显然都是张雅丽情绪低落时写的,比如“为什么要为了一个刚认识一百多天的男人和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女人放弃自己热爱的职业?我想不通”。
而粉丝多的那账号,写的多是一些较为愉快或者说日常的事,比如“今天婆婆过生日,一家人相聚”“到公婆家吃饭,嫂子辛苦了,嫂子的手艺真的超级好”之类。
初南将两个帐号都仔细研究了一番。
两个帐号都是几年前开通的,不过直到结婚那会儿,张雅丽才算是更新频繁,而且,情绪变化得也算快。
比如晚上九点多她才刚在大号上写“老公买的东星斑”,下面附上了一张料理好的鱼照;当晚夜深人静时,她又跳到小号上:“下班回家,煮饭,做菜,洗碗,收拾屋子,然后,十点了。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无趣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家务,以及,对方的理所当然”。
这张雅丽,情绪变化得还挺快啊。
再比如,昨天才刚在大号上发了句“新岗位,新气象”,下边附着在行政办公室里比“耶”的照片;今儿她就在小号上写“日复一日的工作令人窒息”——想也知道,在丈夫婆婆的要求下调了岗的张雅丽,新工作十分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