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页

“咱们赚了钱就能靠自己娶娘子,让父母住上大宅子,回头回乡里来捐私塾,让我们子孙后代在义务教育之后还能继续读书!”

“乡亲们,我在玉梁山开了家马桶厂,有没有愿意进工厂当工人的?一天只要工作四个时辰,不限男女,包吃包住,工钱一个月三两银子!要去的来报名啊!”

“老哥,我表姐在镇上开了家火锅店,在招工,你家小哥儿不是没事干?我和你关系好,特意给你留了个位置。”

……

这些人中,有部分是见识到了商机,有部分是慕姝派出去鼓动人心的,有部分是跟风的。

但时代造就机遇。

就像大家都爱说,华国的九十年代,只要你有胆子敢下海,干点什么都赚钱。

站在风口上,一头猪都能飞。

慕姝自信,不会让这些第一批响应国家号召的人赚不到钱。

事实也是如此。

短短两年,大慕的百姓们,不知不觉之中,后知后觉,恍然大悟。

这日子,怎么就突然过得这么红火了?

再也不担心饿肚子,红薯、玉米、土豆只要种一样,就能填饱肚子了!

就连小麦、水稻的产量都是以往的数倍。

衣服的价格也被打下来了。

自从朝廷推广了个新式纺纱机以来,做衣服的效率提高了五倍不止。

住的房子也越来越结实越来越暖和了。

自从把窗户换成了玻璃的,不仅防风还美观,每天家里亮堂堂的,看着就心情好。

现在出行,去探个亲,新修的水泥路真是太光滑好走了,买个东西也方便多了。

听县上的官人老爷说,盛京新研制了好东西,叫自行车,轻便省力,虽然还没见过,但听着就让人心驰神往!

这还只是最基础的衣食住行的改善。

街上的各色美食开了一家又一家,提升种田、办工效率的产品更新换代飞速。

朝廷开了银行,存钱还能有利息。

家家户户都有孩子能义务教育,上学不要钱!

今年年中还推出了看病补贴!

不过目前还只是几种特定的病能有补贴。

据说以后会普及更多。

这,岂不是以往做梦都不敢梦的好日子?

嗯,这一切向好的改变,说明朝廷是真的赚到钱了。

两年之期已到,慕姝拿着户部的财务报表,默默看向商战男主。

“沈潦,你要回去了吗?”

她数了数这几年大慕赚到的钱,以及所有还在进行中肉眼可见未来能赚到钱的项目。

再看看商战男主这清瘦冷淡的模样,眼下挥之不去的黑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