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页

往往受灾的地方城门洞开,也不断了百姓生路。

但这些灾民能跑到哪儿去?

他们的目的地的城池愿不愿意放他们进去又是另一码事。

其他郡怕受影响,完全可以理解。

但,若真同意了,这些逃走的渔阳郡百姓又该如何呢?

便干干损耗在路上么?

存粮够吃几天?

山匪又会否作乱?

刑部尚书审起犯人来手段狠辣,此时提建议也非常干脆:“陛下,臣以为是该关城门,但非其他郡,而是渔阳郡。”

慕姝有些惊讶地朝人望去,“然后呢?”

“然后,赈灾救民依循古例便可。”

“臣等今日便回去拟个章程出来,让渔阳郡百姓戒食、饮屠苏酒、求神……”

剩下的,便尽人事听天命吧,能不能活下去便看各人造化。

慕姝听得紧紧皱起了眉:“戒食是为何故?”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她知道,便罢了。

求神有个卵用啊?

但碍于自己就是借宋尧的金手指假装是上苍认可的,这点她就不说了,反正没用也能图个心理安慰。

兵部尚书答道:“似乎是渔阳郡当地百姓的风俗,认为瘟疫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那戒食,几天不吃还能活着?”

兵部尚书诚实道:“那百姓们肚子饿到受不了,应该就会自己去吃了吧?”

慕姝:“……”

“还是要先让郡守通知百姓正常进食,稍后朕让太医拟个章程出来,这段时间有条件的先吃什么。”

她也回忆一下现代时,大家对待瘟疫的对抗措施。

“陛下。”宰相又开了口,“还有一件事,当下与灾情无关,但臣以为长此以往,恐对陛下声名不利。”

“除却办事不力,渔阳郡郡守韩青自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渔阳郡的百姓认为瘟疫乃是天谴,是上天责罚。”

“但因月前国师亲临,祈求上苍降雨,渔阳郡的百姓们都发自内心地认可陛下为明君。

他们便将怒火转移到了郡守身上,认为是郡守做了错事引来上苍责罚。”

“与此同时,渔阳郡百姓近日除了祈求神佛之外,还有不少人在祈求女帝恩泽,祈求陛下能救他们。”

慕姝听明白了宰相的意思。

这样的流言蜚语,恐怕还有有心之人的煽动。

她现在不去管背后之人是谁,是否就是贼喊捉贼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