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群臣也不想想,与皇帝下赌约?

他们输了是实打实地要做三件事的。

但是赢了的话,每个人都加官晋爵,那和所有人都没有加官晋爵有什么区别?

而且在皇权时代,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一个臣子要被问罪或是贬谪,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儿。

也许,是可以多领一些俸禄吧……

于是,今日上朝,在苏安顺唱完:“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之后,群臣一时间居然都没有人站出来说话。

慕姝也不想浪费时间在“开会沉默”上,干脆地示意苏安顺将圣旨递给自己。

她将圣旨拿在手中,也没展开。

目光在底下的满朝文武身上转了一圈,令部分人都有些心惊胆战。

反倒是没有签字画押的那三分之一的官员安之若素,站得坦然。

感受到女帝这股非常有“压迫感”的视线,各人反应不同,但都低着头,作恭敬状。

慕姝顿了顿,目光最后的落点定在了吏部尚书赵潜身上。

这是一个还未明确向她投诚但并没有签字画押的官员。

“吏部尚书。”她轻轻唤了声,突然发问,“不知爱卿是怎么看待当日朕提出与众卿立下赌约的?”

赵潜的袖袍在空中划过道弧度,被点名后就站了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朝他望去。

赵潜面上神态自若,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公开表明了自己对女帝的支持:“回陛下,对臣而言,这个赌约并没太大必要。”

“无论赌不赌,陛下有令,臣都是要一丝不苟地完成的。”

他没有去评价这个赌约本身的价值与意义,但无疑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很显然,他是没有在女帝的圣旨上签字画押、立下赌约的。

群臣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出了这个信息。

但,啧,不愧是吏部尚书,说话就是好听!

他们其他人输了就是为女帝办三件事。

赵潜这个分明都没赌之人却第一个站出来发话说,愿意为女帝做任何事、效犬马之劳。

这一波投诚,女帝能不感动?

简直将其他他们这些也打算正好借此机会向女帝投诚的人对比得毫无诚意、随波逐流。

果然,女帝笑了笑,声音显而易见地温和了三个度:“爱卿言之有理,朕心甚慰。”

慕姝确实是心里开心!

可能朝臣们以为吏部尚书是私下里就和她商量好的!

但赵潜之前可没来和她说过这些话!

六部尚书,现在已经有两位尚书,而且几乎是最有实权的两位尚书站在了她这一边!

革命尚未成功,但征途总算迈出几步!

她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又转头望向了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