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影响力,就太大了!
一言一行,被奉若神明啊。
不费吹灰之力, 得民心。
不提在华国的数千年历史中, 古代的帝王就喜欢塑造君权神授的形象,
就是因为, 这个形象太好用了!
再看看海外某些国家。
中世纪时宗教独大, 教权压过皇权。
宗教宣传“忍受苦难才可以死后进入天堂”这样离谱到极点的言论, 可怜的被愚弄的人民也几乎未有过反抗之心。
虽然作为一个在现代社会、唯物主义科学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五好青年,穿越了居然鼓动封建迷信……
似乎有些不应该。
但慕姝觉得,这个大慕,实在太有亡国之相了。
而她本人,即便是一个帝王。
但一是她是绝无仅有的女帝,二是登基之日尚短, 三是朝中可用之人太少。
内忧外患。
想要徐徐过渡, 等她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个数年, 可能直接亡国了。
而且她即将成年, 再不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无非两个下场:
第一个是被恶心的摄政王安排婚事……
第二个是被宰相卖国求荣,引狼入室,她这个女帝沦为俘虏。
因此,在朝中、在大慕百姓心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无比重要。
而要在短期内建立起绝对的话语权,鼓动“封建迷信”,似乎是下下之策,但却是慕姝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的办法。
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
待她日后权利愈盛,真正能够独断朝纲之时,再宣传教育,或者编个什么上苍说我们要自立自强,发展科学,也来得及吧。
也可能是因为她确实没那么长远的目光,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的第一步完成得还不错。
因为在她和摄政王对峙之后,又刻意示弱,并且非常“顺从”地答应了下罪己诏。
也许是和她前段时间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吧。
群臣也觉得得到的够多了。
在她提出,将宋尧立为国师,若是之后证实了国师才不配位再行废除之后,群臣居然默认了!
没有人再站出来反对。
要知道,先上位,后面看表现再废除。
和先看表现再上位。
乍一听似乎没什么不同。
但这之间的区别可大了去了。
于是,朝会的最后。
慕姝心情颇好,清清冷冷的语气难得的依然柔和:“左英奇。”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慕姝唇角勾起抹笑意,掩在冕旒下的双眼是前所未有的明亮:“半月之后的祭天仪式,场地大吗?”
“能站下多少人?”
左英奇被她这个提问问愣了。
祭天仪式的场地?确实大啊。
高高的白玉台阶,足足有一百九十九阶,往常的祭天仪式,女帝立在祭坛之首,百官们就站在台阶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