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另一个锅,她把糖和清水混合,用小火慢慢熬煮,糖和水在锅中慢慢变得交融,散发出淡淡的甜香。
之前时筠做糖雪球,是要把糖炒到反沙,才能有像雪一样的效果。
但要做拔丝地瓜,却千万不能让糖反沙,要熬成晶莹剔透的糖浆才好。
用油熬糖会比用水更简单,但毕竟炸过一遍,再用油来熬糖口感就会稍微有些油腻了。
不过对时筠来说,这两种方式都烂熟于心,所以她还是用了水来熬糖。
在等待糖融化的过程中,时筠完全没有搅拌,等到开始冒泡泡的时候,才轻微搅拌了一下。
眼看糖色逐渐泛起淡黄,时筠拿一根干净的筷子在锅里蘸了下。
松手之后,眼看拉出来的糖丝已经可以立住了,她就顺手关了火。
关火之后,炸好的地瓜块被倒进锅里,时筠拿着锅把来回熟练地颠锅,让每一块地瓜都均匀地裹上了糖衣。
她的每一个动作都顺畅又和谐,甚至可以说是优美,简直不像是在油烟味的厨房里,倒像是在舞台上演绎什么交响乐一样。
裹好糖衣的地瓜就可以出锅了,放入旁边准备好的盘子里。
时筠用筷子夹起一块拔丝地瓜,轻轻一拉,那糖衣就像丝线一样,随着地瓜块分开而直接拉长变细,最后达到极限时断裂垂下。
这就是所谓的“拔丝”了。
“你们都来尝尝,要是合适就过段时间添到菜单上。”
时筠放在锅铲,就招呼起了厨房众人过来试菜。
除了彭立,新来的几个人也都尝过时筠手艺的了,立刻一拥而上,拿起筷子就往盘子里去了。
拔丝地瓜做起来虽然不算太复杂,但要把握好时机火候也不简单。
尤其是这盘里的地瓜块,色泽金黄,糖丝看起来更是如同轻纱一般笼罩,非常完美。
因为刚出锅,所以地瓜还是滚烫的,但这菜就得吃一口热的,不然冷了之后不但没法子拔丝,口感也会差很多。
入口就是甜蜜的味道,地瓜外面的糖衣裹得刚刚好,既均匀,又不会太厚而显得过甜。
糖衣融化在嘴里化作蜜水,炸过的地瓜外壳脆脆的,内里却很绵软。
时筠选的这个品种的红薯不算太甜,但口感很糯,半点没有纤维感。
“好吃!这拔丝地瓜我以前也做过,但没办法次次都做到火候这么好,得碰运气才行。”
一个新厨师尝了几口,有些感慨地说出了内心想法,其他人听见也都同意得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