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咬上一口,里面的红糖馅儿就几乎要流出来了。
而且因为馅料没有油,烤完之后不想梅干菜鲜肉锅盔一样保持了薄薄的样子,红糖馅的锅盔没贴炉子的那一面鼓了起来,像个袋子一样。
红糖馅儿就在袋子里流淌。
面粉烘烤后的香气,加上红糖的甜蜜味道,让人不由眯起眼,浑身都幸福得像要冒泡泡了。
光吃锅盔有点干,时筠还煮了梨汤,没放多少糖,主要取个润喉的意思。
又到了一年梨子成熟的时候,热乎乎的梨汤清新又润燥,在有些凉意的秋日清晨,喝上一碗再合适不过了。
在云间现在提供的茶水里,也都加上了梨汤的选项。
吃完锅盔,几个孟杨的书粉都心满意足。
他们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感觉味道比书里写得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是一个个都吃得腮帮子都有点酸,不过这也只是幸福的小烦恼了。
一天的营业结束,时筠晚上回家单独一个人在房间的时候,才把早上收到的快拆开了。
里面整整齐齐码了好几本书和笔记,大部分都比较陈旧,小部分倒是还是崭新的。
时筠先拿出了一本已经泛黄的笔记,翻开仔细看了起来。
除了厨艺上的心得,笔记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小注释。
时筠似乎能透过文字,看到一位慈爱睿智的老人在侃侃而谈。
翻完一本笔记,外面夜色已经很深了,时筠
把早就编辑好的消息,以及各种整理出来的图片文件,全都给卫则发了过去。
卫则看到时筠的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一大早了。
从云溪村回来之后,姜颜就回了姜家别墅。
自从他表示要把凌老爷子的手札送给时筠,姜颜就发了一大通火。
但这些手札原本就是凌老爷子指定留给卫则的,她也没权利过问。
反对无果之后,姜颜似乎就放弃了,但也没多说其他,直接就离开了凌家老宅。
不过卫则倒是也看开了,姜颜这性子还需要好好调一调,等手札整理完,他就准备去找姜鸿业。
至少得稳稳当当把得兴楼交给姜颜,他才能回国外去。
卫则一边喝豆浆,一边打开手机,亮起的屏幕上显示了好几条消息,都是来自时筠。
几行字映入眼帘,卫则动作一顿,然后迅速又读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