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米浆放在一边静置,时筠先拿出竹屉把糯米蒸上了。
起锅先把肉丁煸出油炒熟,再把香菇丁、笋丁、豆干和榨菜加进去翻炒,当然,还有各种调料。
最后,一定要把刚刚特意留下来的泡香菇的水倒进去,没过所有食材。
三鲜臊子要炖半小时,糯米也还没蒸好,时筠就准备先做糊米酒了。
丰收的时节刚刚过去,村里还在种田的人家都会留下些米粮自家吃,除了白米饭,他们还会用大米做许多没事,例如米粉,米酒等。
这米酒就是时筠从村里一个婶娘那儿收来的,酒液很是清澈,新酿的米酒度数并不高,用来做糊米酒最合适了。
和酒酿小圆子不同,糊米酒里还要加上藕粉,做出来口感,以此才在名字里加上了一个“糊”字。
用糯米粉、粘米粉加上玉米油,揉成圆润光滑的糯米团,搓成长条之后再切成一个个小块。
传统的糊米酒并不会把糯米揉成圆形,反而是随意的椭圆条状。
以前时筠学校的食堂大妈们,会直接把揉好的糯米团拍在锅边,用铲子直接切下一块块糯米条推到锅里。
起锅把水烧开,让糯米条跳进滚烫的热水里,没一会儿,它们就浮了起来。
这时候就可以加米酒了,时筠还加了两勺糖桂花,甜甜的酒香味和桂花香气随着热气散开,整个厨房都变得甜滋滋的。
这时候,她又拿了个碗把准备好的藕粉冲开,然后把藕粉糊糊倒进锅里,沿着一个方向搅拌,防止藕粉结块或者不均匀,最后汤汁会变成半透明状,这就是煮好了。
“呜呜也太香了,我都饿了。”
今天有一批家具要到,所以时振远去农家乐那边看着了,只有沈兰在家里。
杨莹莹拿着相机,闻着厨房里的甜香,肚子似乎都叫了起来。
“三鲜豆皮食材都处理好了,现在做起来很快的,放心啦,不会饿到你的。”
时筠看了下放在一旁的蒸笼,糯米已经蒸熟了,锅里的三鲜臊子也炖到刚刚好的火候,汤汁浓稠,香味四溢。
她拿出个浅口的大铁锅,加热后,一手拿着大碗把绿豆米浆沿着锅边淋了进去,另一手则握住锅柄快速摇晃,让米浆均匀布满了整个锅底。
米浆铺开后只有薄薄一层,眨眼间底下就有些凝固了。
时筠打了个鸡蛋,搅匀后直接把蛋液倒了下去。
依旧是快速的摇晃,金黄的鸡蛋液完美地覆盖了雪白的面皮,再翻过面煎一会儿,三鲜豆皮里的豆皮就做好了。
蒸好的糯米热气腾腾,被均匀盖在豆皮上,四边旁边压成了正方形。
时筠舀起小锅里的三鲜臊子,又在糯米上铺了一层馅料,浓郁的香味中,汤汁渗入了糯米中。